汪筱林:钟情古生物事业 热心科学传播
发稿时间:2018-09-27 08:39:00 来源: 新华网
在我们的星球几十亿年的演变过程中,无数的物种诞生了,同时,也有无数的物种湮灭。沧海桑田,岁月赋予了这些物种一种神奇的存在方式——化石。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奉献一生,只为寻找化石秘密;他们默默无闻,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孜孜不倦地还原地球过往的印记。近日,由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联合新华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贡献人物”活动,将发掘这些在古生物化石发现、科研、修复、宣传、艺术展示、文化传承以及保护等方面做出不朽贡献的人物,揭开这些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50多岁的“西北硬汉”,地道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先找矿,后寻油,直到1996年他来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才找到自己最钟情的化石。为此耐得寂寞,踏遍千山万水,他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汪筱林。
新疆哈密,收获比“哈密瓜”更香甜
2014年6月,《细胞》旗下的《现代生物学》以封面文章发表了汪筱林团队在新疆哈密发现的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哈密翼龙个体及首枚三维立体保存的翼龙蛋化石。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在哈密翼龙中发现了头饰大小和形态所代表雌雄两性的特征,这在翼龙,甚至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都是很罕见的。
2017年12月,《科学》杂志又发表了汪筱林等关于哈密翼龙蛋与胚胎发育的重要成果,除了大量的骨骼化石之外,还发现了200多枚蛋化石,而且首次发现16枚3D翼龙胚胎,揭秘了翼龙生命史。这一研究成果被国外同行评价为“认识翼龙繁殖的关键进展”,当之无愧地被评为“2017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之首。
汪筱林在哈密野外工作中
自2006年以来,汪筱林和团队在新疆哈密的戈壁滩上持续野外考察10多年。他们一直靠着两辆“晃晃悠悠”的老旧车,奔波于环境恶劣的戈壁大漠。住地与野外一来一去近7个小时的路程,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没有信号、车陷沙河、皮肤晒伤、嘴唇爆裂、缺水干燥……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再寻常不过。
“说走就走的野外科考”是汪筱林多年科研工作的日常。有付出,方得收获。
历数汪筱林的履历:在《自然》和《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著160多篇;研究命名了近60种翼龙、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研究成果多次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十大进展及美国《发现》杂志全球百条重要科学新闻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首位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