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首页 >> 公益慈善中国行 >> 要闻聚焦 >> 正文

满腔热忱洒山乡 用心铺就脱贫路

发稿时间:2018-09-29 09:12:00 来源: 中国扶贫网

  

  密密匝匝的行道树遮天蔽日,将修葺一新的乡村公路“护送”到了向民村前,落成两年的向民大桥装饰着汉白玉栏杆,蜿蜒曲折、静静流淌汇入松涛水库的元门河默默注视着这里正在发生的变迁。

  向民村位于白沙县城牙叉镇南10公里,蕴含“民心所向”之意,村民大多为族、苗族,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74年前,饱受国民党当局压迫的白沙黎族、苗族同胞,曾在这里打响了白沙起义第一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受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少等条件的制约,向民村的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2015年7月,海南省贸促会主任科员柳洪建,被选派到白沙县元门乡向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军人出身的柳洪建注视着这条千百年来默默滋养一方百姓,见证历史沧桑巨变的山间清流,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里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平台,掌握村情民意,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做一名称职的第一书记。

  收复“失地”

  柳洪建常说,“只有扎下根,扑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解决群众身边的难事。”

  精准扶贫的高度责任感,驱使柳洪建一上任就扎进了村民中。通过调查,他得知饮水和水渠改造,是向民村急需解决的切身问题,就想尽千方百计引进了一部分资金。意外的是,他发现村民们却高兴不起来,常常故意避开他讨论着什么。

  经过走访调查,柳洪建得知:2012年省内某企业承包了向民什龙田洋总面积300亩的土地,租期十年,准备发展大棚瓜菜种植。2015年1月以后,企业因多方原因中止了该土地项目的运营,并拖欠了农民两年地租,导致土地撂荒闲置。

  看着土地上的野草疯长,拿不到土地租金,也失去了土地经营生产权,村民们心急如焚。

  在掌握村民因大棚问题导致土地被占的前后经过后,柳洪建心里一沉:“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农民失去土地不但使脱贫工作受影响,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他认为要解决此事必须依靠法律。于是,他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安抚村民,让村民安心生产,并引导村民以法维权。

  2016年3月初,柳洪建到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全国法援律师蔡红庆被柳洪建一心为村民着想的诚意打动,应邀来到了向民村。在法院和律师的协调下,企业法人表示愿意解除与向民村村民的租地合同。

  2017年5月15日上午,白沙法院3个简易法庭在向民村开庭审理土地承包合同案。法院法官、蔡红庆和柳洪建在村委会干部的配合下,遂户释法明理,让村民理解为什么要先解除土地承包协议,并让村民懂得土地收回的重要性。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此案最终经过调解结案,并被列入白沙县十大为民办实事之一,向民村也因此迎来了不少愿意投资该农地的投资商。在元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向民村又引进企业对土地进行再次流转,发展仔姜种植产业,引入资金240万元,盘活了土地,使农民重新得到了收益。(2018年,农民土地租金收入,农民在仔姜种植基地打工收入)

  看着村民去了“心病”,大片土地从杂草丛生变成了现在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柳洪建比要回土地的村民还要高兴。

责任编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