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年前畅春园被火烧后留下的遗迹,如今在施工时被挖出,但因无人管理又被埋回地下。近日,颐和园外新建宫门小区进行管道施工时,工人将挖出的被烧焦的梁檀和三合土再次埋入土中,见此情景,小区内的一些居民不禁感叹可惜。摄影/宋旸
昨天下午,在新建宫门小区16号楼北侧,工人们正在向深约两米的坑内回填沙土。坑的两侧堆积着挖出的砖块和枯朽的木头,一名工人身旁堆放着几块古时的方砖,以及被烧成黑色的木梁。“这些是前几天挖出来的,我们会把它填回去或者与破砖石一起拉走。”正在干活的工人说。
“这些烧焦的木梁和砖块可能就是畅春园被烧后留下的。”小区居民,同时也是颐和园管理处的侯瑞华说,他在这儿生活了41年,这个小区是被烧毁的“三山五园”之一畅春园的所在。他总能在小区施工时看见如石墩、石兽等遗物被挖出。“还会有更多的称不上文物的老物件被挖出,但由于太小或太常见,常常被埋回或遗弃。”
据了解,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焚毁后畅春园也被焚烧殆尽。有关畅春园建筑格局的图文资料极少,此前也从未作过正式的考古发掘。在畅春园遗址范围内,目前已是高楼林立。侯瑞华说:“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到现在整整149年。对这些带有历史烙印的遗迹,是不是可以找个地方统一将它们存放起来,这样遗弃掉真的很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