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首页 >> 文化点睛 >> 正文

极北小城文化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发稿时间:2018-09-18 05:57: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曲晓燕

  粗粗一看,盛夏时分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除了凉爽的天气之外,与国内其他小城并无二致,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个位于中国极北之境的小城的些许不同。比如,漠河市政府办公楼正对的并非常见的大广场,而是一片葱茏的松树林。这些树木树身高大,枝叶绿得犹如墨色,风过时沙沙声一片。

  对于大多数到漠河“找北”的游客来说,要在赶往该市北极镇的路途中才能发现这个“不同”:蓝天之下无边无际的绿。“漠河的森林覆盖率超过90%。”漠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谭承辉认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自然”地帮漠河作出了一个选择,“文化、旅游产业要成为漠河的支柱性产业”。

  这也是一个现实且必要的选择。从空间维度看,这一选择基于当地的绿水青山、气候等自然条件;从时间维度来看,则生发于发展生态文明、林下经济的时代背景。“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商业性木材砍伐后,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全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谭承辉说。

  方向明确,但资源有待整合、资金有待引入。对于漠河这样一个小城来说,发展文化产业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希望与困惑并存。

  对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梳理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几年来,漠河先后梳理并努力打造北文化、龙文化、采金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其中,着力深入挖掘了北文化的内涵,推动到漠河“找北”在业内产生了品牌效应。“找北”把游客吸引来,其他几个文化品牌则负责把游客留下来,形成叠加效应,雅克萨战役文化旅游项目和胭脂沟采金小镇等就在此列。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还要求有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撑。“这几年,变化还是挺明显的。文化的、民俗的东西更受游客欢迎。”漠河当地文化企业家、黑龙江省华洋集团董事长秦晓飞在他位于北极镇的“北极人家”文化基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秦晓飞扎根北极镇进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已超过10年。这几年,他在北极镇打造一条民俗老街,还要开发与之毗邻的另一处景区,两者的内容都是他近年来致力挖掘的当地民俗文化、非遗项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秦晓飞说。

  企业家的想法与当地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漠河正努力在大北极全域旅游的总体框架内,打造特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区,形成一批有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谭承辉介绍了当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丰富的节庆活动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漠河人历经多年,积累了不小的“优势”:北极光节从19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至今不辍;冬至文化节也已经是十几届“在手”。近年来,特色体育赛事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冰雪马拉松已在跑友圈子里小有名气,徒步大会、骑行拉练等也在不同游客群体中扩大了影响力。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壮大,来漠河投资的企业逐渐发现,当地文化资源已是可资利用的无形资产。来自河南的上市公司宛西制药在漠河投资中医药养生疗养项目已有几年,在其推出的各种客房中,富有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盘着火炕、摆满了老物件的小院最受疗养人士欢迎。

  困难也不是没有,比如当地不便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存在的人口流出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有实力的企业和项目落地较少的问题,还有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所幸,近年来,黑龙江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大兴安岭地区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全面布局文化产业发展。

  极北小城漠河在改革开放40年里经历了从砍伐木材、采煤、挖沙等以有形的资源致富,到以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和当地文化等无形的资源谋发展。今天站在以文化为主题的新起点上,这里的人们说:转型不易,但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