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首页 >> 文化点睛 >> 正文

让博物馆更有亲和力

发稿时间1:2019-04-18 00:00:00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中国文化传媒网融媒体记者李佳霖

  清明小长假后,一次聚会三五好友闲聊。聊到假期出行,其中一位朋友说自己四天游览了南京、苏州两市的四座博物馆,踏入博物馆之初自然是满怀欢喜,信心满满要接受知识洗礼,然而一座座逛下来,却感觉自己患了一种“病”:进博物馆不到两个小时就头晕眼花,看展览走几步就四处寻觅一条长凳以安顿发软的腿脚,再看一会觉得口干舌燥想喝水,喝完又想去上个厕所,更闹心的是现在回头想想收获甚少,有两座博物馆甚至连一两件“镇馆之宝”都没记住。本来是她的满腹牢骚,却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博物馆这么厚重,进入博物馆之后的我们怎么这么“肤浅”?

  近年来,尤其是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博物馆展览水平和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很多博物馆人气爆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参观高潮。据统计,故宫博物院2018年接待观众首次突破1700万人次;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8年共接待中外观众8580416人次。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空闲时间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文明的召唤,在放松的同时,充实、提升自身。

  观众热情持续高涨不假,然而,走进博物馆,像笔者这位朋友一样“患病”的更是不在少数。很多人一腔热情走进去,却发现其内展陈展示并不“活络”,吸引不起观看兴趣,或是展览内容并不在自己知识范围之内,产生了“解说词都认识就不知道阐释了什么”的感觉,最后在无聊至极中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博物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接待观众的人次肯定不是唯一衡量标准,观众是否在这里了解了历史和文化也应该是一大指标,领略到其背后承载的精神内涵,并转化为当下奋进的动力和支点至关重要。

  如此,博物馆要走得更深入、行得更长远,自身还有很多功课要做。首先,博物馆要加强文物的基础研究,挖掘隐藏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这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前提。其次,再深入再精细的研究,对于博物馆来说,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展览展示和传播服务。而一个好的展览,必须有过硬的策展文本,要让“文物说话”并“活在当下”,更进一步才可能让观众看得下去、留下印象。再次,文物故事传播方式的创新也至关重要,比如孔子博物馆,在展厅中设计了类似微信的互动形式,观众可以“发微信”给孔子,与孔子进行对话,在参与中产生共鸣,获得启迪。

  对于观众来说,要想在博物馆获得“满格充电”的效果,恐怕也需要下点功夫、做点功课。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方式,了解熟悉博物馆的展览,包括展品特点以及背后蕴涵的文化和价值等,观展体验肯定会大不一样。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观众也在日益增多。笔者曾经在观看“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时,对一件被拔了侧门齿的头骨心生疑惑,为什么会拔牙?这代表着什么?在听到笔者嘀咕后,一位观众为笔者答疑解惑:这是大汶口文化的特有风俗,是大汶口先民们已婚的标志之一。原来这位观众在来观展之前,做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工作。显然,这样的观众越多,举办展览的意义以及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就越高,而这不正是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所在吗?

  因此,不管是博物馆人,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去逛博物馆,究竟想得到什么?毫无疑问,我们不远万里,心怀期盼,并不是为了拍拍照、发发朋友圈、刷刷存在感,而是进入历史长河中,拾起一颗颗文化的明珠,了解它的故事,感受它的温度,再关照自身,照亮前行的路。只有共同努力,让博物馆足够亲近,才能收获满满。

责任编辑:田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