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首页 >> 文化书画 >> 正文

贴年画,迎春纳福,让年画重回春节!

发稿时间1:2019-01-30 08:49:00 来源: 艺术中国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在老舍茶馆里,品着茶,听着戏曲的开场“跳加官”,就好像是传统年画里“天官赐福”的画面照进了现实。

  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要的节日,聚集着民族历史和血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画与春节紧密相连,把“年”与“画”相结合,是春节的报春花,不仅具有装饰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民族的传统观念和美好期盼,饱含着民族的记忆与信仰。

  “跳加官”戏曲

  在小年的前一天,2019“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言好事降吉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年画精品展”在北京老舍茶馆、一得阁艺术中心同期开幕,展期从1月27日持续至2月28日。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中国手艺网、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承办。

  现场演员扮作传统年画中门神的重要形象秦琼与敬德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陈晓文致辞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俗称小年夜,正式拉开了过年的气氛。”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陈晓文在活动致辞中提到:“本次展览展出了传统年画作品150幅。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年画项目产地为主,包括天津杨柳青、湖南滩头、湖北老河口、四川绵竹、重庆梁平、陕西凤翔、山西平阳、山东高密、河南朱仙镇等全国18个传统年画产地。更选用春节期间广受百姓欢迎的门神与灶王爷年画题材,以专业的学术分类为支撑,并且邀请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传承人在现场演示年画制作技艺。邀请社区居民进入展览现场,同时也将展览进入社区,促成年俗与年画的回归。”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致辞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从帮母亲扫房说起:“帮母亲扫完房,她说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过年了。在传统习俗中,扫完房要贴上年画,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喜气洋洋迎接新的一年。年画回归也好,传统习俗回归也好,不仅仅是为了老年人的念想和精神寄托,更是对于年轻人如何对待生活的启迪。我们不仅要注重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还要关注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丰富其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具有当代的价值。年画重回春节,也是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重回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自信也能重回到内心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杨柳靑木版年画传承人张宏为观众现场演示年画制作技艺

  年画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人王晟航、张飞凡等人为观众现场演示年画制作技艺

  传统年画在过去的岁月里,大量出现在各地乡村市集和城镇街巷,题材形式丰富多样,酬神祭祖、娶妻嫁女、生子弥月、入塾读书、拜师收徒、考试中举、升官授职、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搬家迁居、谢医挂匾等民俗活动中,都有传统年画不可或缺的点缀。

  传统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春节文化中物质与精神合一的共同表达,是一种气场,更多反映着中国人过节的精气神。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展现新时代新风貌,新年画作品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题材、表现形式应运而生,为年画回归民间、回归生活、回归春节、不断传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通过“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能够营造贴年画的文化氛围,让过年贴年画成为一种时尚,吸引大家关注年画,购买年画,张贴年画,让年画真正的回到春节,走进现代生活。

  "让年画重回春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对于传统年俗回归的期盼。(图文/孟媛)

  秦良玉 四川夹江

  戳刀门神 河北武强

  平安吉庆 苏州桃花坞 恭王府馆藏

  天津杨柳青年画

  骑驴钟馗 苏州桃花坞 恭王府馆藏

  戏曲门神 河南滑县 恭王府馆藏

  帅将门神 重庆梁平

  双扬鞭 四川绵竹 恭王府馆藏

  红地秦琼、敬德 天津杨柳青

  观众观看作品

  观众拍摄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