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首页 >> 文化时评 >> 正文

枣强性格 好运枣强

发稿时间1:2019-04-04 14:37:00 来源: 郁郁乎苍苍公众号

    引子:前些日子,写了一篇《风水枣强 满城神仙》,在我的公众号发表后小有影响,短短几天,阅读量近万,至今数字还在变化。朋友给我提出如下意见:一是行文粗糙,太过简单,二是内容仅限县城,面儿太窄,三是不全面,没有把地域文化和地域特点完整地勾画出来。朋友鼓励我继续写下去,于是便有了下面的“续篇”——

  枣强性格 好运枣强

  有句话叫:“一方水土一方人”,意思是一个地域的人因相同的水土会形成相近的禀性和民风。

  还有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说的是个体的人。

  其实,一个地域也是这样。这个地域里的人的脾气、性格和风气,往往会决定这个地域的“运程”。

  试析之。

  

  民国时期修建的枣强县中山纪念堂

  枣强人好客是出了名的。家里来了客(音qie),要做最好的饭食,拿出最好的酒,生怕怠慢了人家。

  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在外人面前是不愿意露寒酸的。

  枣强人喝酒先喝为敬,不像有的地方给客人敬酒自己却不喝而先把客人放倒。

  “傻实在”、“穷大方”,说的就是枣强人。

  枣强人见面熟,刚认识没几天,就坐在了酒馆子,成了好朋友:“有事尽管说”。

  枣强人不欺生。问路的,指手画脚说得详细的能把人家弄糊涂了,恨不得把人家直接领过去。

  外地人到枣强,会待若上宾,那个热情劲比自家人还上心。

  送客要送到门外,门外还得唠半天。

  枣强人常说的一句话是:“赶明儿再来啊”。

  所以,从政的愿意到枣强为官,经商的愿意到枣强做买卖。

  故曰:好客枣强。

    

  枣强人爱面子。

  女人出门前要翻箱倒柜,找出最得体的衣裳,在镜子前要着实地扎裹扎裹(枣强土语,打扮的意思)。

  男人则比房子,比车子。你今天买了一辆奥迪,我明天就提来一辆宝马。

  酒席上,即使只有四五个人,也是七碟子八碗的,不然的话,不成敬意。

  饭后前台结账,挤破脑袋挣着付钱,不知道的还以为打架呢。

  赶时髦是爱面子的表现。北京街头什么风气,这里就什么风向。上海刚出现破洞牛仔裤,第二天这里满大街露腿的。

  在外地人面前,如数家珍讲枣强这好那好,话多了就不免有吹嘘、显摆的成分了。

  不许说枣强不好,说不好跟你急。虽然这里也有游手好闲的、小偷小摸的,有赖账不还的、打架斗殴的。

  枣强人会反问: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谁家的路边上没有几棵弯脖树?

  故曰:颜面枣强。

    

  枣强人和气、团结。

  枣强人不分派,不搞山头。不像有的地方分这派那派,成天价斗来斗去,喝酒时也分出西派东派。

  这里男女可以说、笑、打、闹,一团和气,什么破格的话都可说,很少翻脸。

  这里过红白事人山人海,帮不上忙也要去凑个人场儿。

  这里极少有上访的,极少有写匿名信告黑状的。

  有事摆在台面上,吹胡子瞪眼的,喝一回酒万事皆无。

  路灯下弈棋,楚河汉界,两军对垒,厮杀激烈,但允许悔棋,绝不会为了一盘棋大打出手,弄得鼻青脸肿。

  故曰:和善枣强

  

  “学会枣强话,就把洋刀挎”,这是流传很久的民谣。

  民国时期,奉系将领李景林(枣强县西七吉村人),在天津任直隶督军兼省长,本县许多人奔寄门下,多被任用,所以才有了前面那句民谣和后面的两句:“沾点枣强边,大小做个官儿”。

  李景林任人唯亲是应该否定的,但他的另一面值得肯定。

  李自幼习武,少年习太极拳,后习剑术。1929年,创办山东国术馆,大力传播武当对剑、太极拳,有500多为弟子,被誉为“神剑李”、“剑仙李”。

  枣强,自古尚武。明清两朝,枣强出了200多名武举人。

  北流常村的张殿华,清道光年间武科进士第一名,授御前头等侍卫。其兄张宗华,武举人。可谓一门两武将。张殿华,号称中国“最后一个武状元”。

  现今,和平年代,尚武之风未变。小小年纪,就被大人送去练拳脚、舞剑术。

  尚武强身骨,尚武必义气。

  故曰:重义枣强。

    

  枣强有三个全国英模人物,一是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另一个也是全国道德模范,名字叫王文忠,再一个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范党育。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平凡的老百姓,都有一颗善心、热心。

  一个小县,人口不足40万,竟出了三个在全国有名的人物。按全国两千多个县去平均,枣强恐怕是最高的。

  新闻界会整词儿,总结说枣强是“道德高地”,这是名副其实的。

  这“高地”上,不只有他们三位,他们只是这高地的代表。

  自古以来,枣强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上千年的积淀,形成了崇德的民风。

  故曰:厚德枣强。

  

   2018年,王文忠在汶川抗震救灾现场

  枣强是明朝初年向山东移民的重要区域。

  山东不少民间的家谱、碑刻上记载着他们的祖先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自枣强迁入。

  据专家分析,目前,山东各地枣强移民后裔达1000万余人。

  为什么是从枣强而不是别的地方向山东移民?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人多。为什么人多?因为这里比较富庶。

  很久以来,每年有为数众多的移民后裔来枣强寻根问祖。

  为此,政府修建了移民文化园,成立了移民文化研究会,成为枣强独有的文化盛事。

  故曰:原乡枣强。

  

   2018年4月,第二届移民文化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和山东移民后裔代表参观移民文化园

  时下,国学热、儒学热方兴未艾,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一提起儒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孔老先生。

  其实,儒学的地位是枣强人董仲舒确立的。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墨家、儒家竞相登场,儒家只是其中的一个流派,当时并没有成多大气候。

  三百多年后,董仲舒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并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的后人,每年都要祭拜董仲舒。没有董仲舒,就没有孔子后来的至尊地位,就没有儒学的传承和发扬。

  儒学,从枣强走来。这可真值得枣强人自豪和骄傲。

  故曰:儒学枣强。

  

  1987年,董仲舒石像被确立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剧《四进士》,说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新科进士毛鹏,为民明冤的故事。毛鹏,是枣强县后王常村人,官至三品,一代廉吏。

  历史上,枣强的进士、举人多若繁星。明清两朝,共出了46名进士、136位举人,贡生几百位。

  清代顺治十八年,一年间有7人考中进士,轰动朝野。

  现在,衡水的教育成果,在全国被称为“衡水现象”。顺治年间,应该叫“枣强现象”。可惜那时还没出现这个词儿。

  枣强人重视教育,源于两千多年的董仲舒。当时,年轻的他,在旧县村一带授学(就是教书),后成为西汉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枣强人重视教育,到了极端化、无以复加的程度。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上学,四处借贷也要让孩子看书,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出了那么多进士、举人的缘故,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每年有那么多的孩子考入名牌大学的秘密。

  2018年,新村贫寒家庭的王心仪考上北大,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并惊动了省委书记。

  尊师重教,文脉恒昌。

  故曰:文盛枣强。

  

  

  县城高阁鼓楼,始建于明代,民国年间改为图书馆(民国年间拍摄)

  

  2018年夏,考入北京大学的王心仪在家中生火做饭

  枣强人好强、好胜,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社会几经转型,战争、动乱、灾荒、革命、运动、改革,为了活得温饱,活得滋润、活出人样,枣强人不屈不挠,在夹缝里图新图强。

  一部《平原枪声》,真实的再现了枣强人为了保卫家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偷偷地搞家庭副业,搞村办企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八大集团蜚声海外,县委书记到人民大会堂介绍经验。

  进入新世纪,更是快马加鞭,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日新月异。

  各行各业奋力争先,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拔得头筹,成为“枣强模式”。

  故曰:自强枣强。

  

  1988年,小说《平原枪声》作者李晓明(前排右二)与同名电视剧剧组人员合影

  

  2016年,枣强某单位职工张鹏用时10小时55分横渡35公里长的琼州海峡

  天蕴灵气,地藏荣木。出了一个董仲舒还嫌不够,三千年前的比干横空出世。

  比干,是商末宰相,年轻时在枣强县大营一代为官。升堂之余,发明了熟皮制裘技艺,造福一方,被后世尊为裘服的祖师爷。

  枣强的裘皮加工,不仅只限于大营一地,而是辐射到了周边乡镇和邻县,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经济圈”。

  销售更是厉害,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哪里有裘服市场,哪里就是枣强人的天下。

  郑和七下西洋,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把裘服带到了海外。

  清朝中后期,英国、法国商人纷纷在大营设立客栈。

  现在,世界各地的俊男靓女们身穿各类名贵裘皮服装招摇过市,展示身段和身价,应该拜中国的比干所赐,应该叹服枣强人的一双巧手。

  故曰:裘商枣强。

  

  

   坐落于枣强县大营镇的比干庙

  靠南一点就太南了,靠北一点就太北了,枣强恰到好处地处于华北大平原的腹地。既不傍山,又不临海,偏偏占据了黑龙港流域的黄天厚土。

  这里,地势较高,“淹了景州的塔,淹不了枣强的瓜”。这里,没有经历过大的天灾、人祸,实在是风水宝地。

  境内有两河,一是清凉江,一是索泸河,皆南北走向,与走向不一的十几条渠相通,纵横交错,滋润着肥沃的土地。

  近年来,南水北调,村边大大小小的河沟、坑塘,充溢的满满的,如同江南水乡。

  境内有三条铁路、一条高速公路穿过,一是京九铁路,二是石德铁路,三是邯黄铁路,四是大广高速。京九铁路设有两个车站,大广高速在此开了两个出口。

  皮毛、复合材料、装备制造业,三足鼎立,互不相让,盛装、阔步,携手走向世界。

  北京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近年来,有不少高科技企业竞相落户枣强,聚集而成为中关村创业基地、衡水创新港。

  枣强,站在了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头。

  天时、地利、人和,合该着枣强一片兴旺景象。

  故曰:好运枣强。

  

  

    2018年元宵节,枣强县党政领导与民同乐

  这里没有海,却能纳百川。在这里工作的或经商的,时间长了,就融化为枣强人了,即使离开枣强了,也以枣强人为荣。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枣强的一棵树、一只鸟、一个萝卜、一个红薯,是枣强品种,是枣强制造,是枣强好脾气,是枣强好性格。

  好脾气,好性格,必然有好运,也必然给别人带来好运。运气是能传染的。

  去年,县委书记做客北京卫视接受访谈时,一句“早来枣强,早来早强”,说出了枣强每个人的心里话。

  枣强正张开胸怀拥抱世界,世界也正紧紧地拥抱枣强。

  作者:陈玉苍,笔名陈郁苍,祖籍河北省枣强县,60后,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机关干部。著有《平原不老故乡情》、《故园放歌》。

  

责任编辑: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