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首页 >> 文化要闻 >> 正文

千年石窟大佛“修旧如新” 没“毁容”也需反思

发稿时间:2019-07-19 16:50:00 来源: 新京报

  千年石窟大佛“修旧如新”,没“毁容”也需反思

  议论风生

  责任方认为自己是在修旧如旧,专家却认为并不如旧,问题可能不在理念认同,而在标准差池。

  近日,有上千年历史的唐代石窟大佛修复后被指观感欠佳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这座依山雕凿的石胎泥塑弥勒大佛高达27米,是炳灵寺石窟最大的佛像,也是甘肃石窟艺术的精品。经过历时三年的维修,当地有关部门2013年完成了修复工作。对比前后图片可以看出:修复前,两只佛手虽都已残毁,左手损毁较多、右手手指损毁,但大佛的古旧之貌让人顿生历史的沧桑感;大佛修复后,右手被完整地补齐,左手却不知何故并未补修,而是齐刷刷地如斩断一般。

  有文物专家称这是“伪的修旧如旧”,还有文物修复学者称“不尊重审美的常识,更把原有的古味给篡改了”。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在修复过程中,严格贯彻了“修旧如旧”和“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问题来了:既然严格按照规定来,为何还会出现文物“变样”、古意顿失的情况?

  究其关键,在于“修旧如旧”听起来容易,却并无具体可行的操作标准。

  “修旧如旧”的概念是1955年由梁思成提出的,其本义是在最大程度保留原貌的情况下,对文物进行合理修缮和维护。理念挺好,但目前仍是个宽泛目标,类似于“保留其原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要求,并没有落到可量化评判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上。

  当该理念为非专业领域人士和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时候,专业学者却可能有更丰富的评价体系:毕竟,抽象性、概念性的文物保护理念和原则,难以涵盖文物保护对象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将其作为审视文物保护成效的唯一标尺,未必是最优解。

  在实际修复中,文物保护部门通常会先客观评估文物受到现实安全威胁的程度,根据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文物保护理念的价值要求做出取舍,而不是简单地修旧如旧。文保工作者思考的是,确定每种修复方案实施前要在模型上面试验推导,不存在稳定性问题的地方尽量不干预,修复工作多考量功能性,尽量使用可逆的材料,遵循临时保护的原则。

  这次大佛出现崖体断裂、崖壁渗水、石雕风化、壁画酥碱等情况后,有关单位也是以此为原则,进行了修复。但最终出现“伪修旧如旧”的现象,问题可能出在审美、技术等方面。从审美层面来说,修复标准是否模糊、评估标准是否完备等值得探究。

  说到底,即便是具有专业资质文物修复队伍,就算当地在文保上花了很多心血,若审美和技术选择有差池,或是文化艺术修养不够,都可能出现“纹不对路、张冠李戴”问题,其“修旧如旧”的最终呈现效果与公众乃至专家预期有距离。

  穿越千年历史的文物是文化的瑰宝,对整个社会来说弥足珍贵,容不得丝毫闪失。修复工作,既需要保证实施人员或单位具有专业资质,也不妨多做些技艺及艺术审美相关培训,让他们具备了解文物特征、剖析文物历史内涵的能力,并实现艺术文化素养与技术手段的“双提升”,避免类似“责任方认为是在修旧如旧,专家却认为并不如旧”的尴尬情形。

  □沐瑾(艺术行业媒体人)

责任编辑: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