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首页 >> 文化要闻 >> 正文

浙西余东村农民画家画出美好乡村

发稿时间:2020-01-15 19:42: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衢州1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有这样一群农民画创作者:他们把门板当画板,用卧室当创作室,白天拿锄头劳动,晚上拿毛笔创作,笔下的画充满乡土、乡亲、乡愁味。

图一、图二:浙江西部余东村农民创作的绘画作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元旦前夕,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专门主办了一场余东农民画展。

  据郑利民会长介绍,余东村812人,加入农民画创作协会的农民就有300多人,其中有骨干画家48名,有6名省级美协会员, 6名省级优秀民间艺术人才,年轻会员几十人。他们一年由农民画及其工艺品带来的文化创意产值突破1000万元,让这个种柑橘十年有九年冻灾的贫困山村彻底脱贫,成为全省闻名的特色“文化村”。

  69岁的郑根良是余东村农民画资深创作者之一。受母亲影响,他五六岁时就拿起了画笔,上课画、下课画。长大了,就在农闲的时候画。

  上世纪七十年代,23岁的郑根良看见天上飞机飞过划下一条漂亮的白色云迹,他就赶紧用画笔画下来,并把画送给衢县文化馆专业老师看。“想不到农民也有这样创作的热情。”文化馆老师提议举办衢县业余美术学习班。

  余东村里木匠、油漆匠、泥水匠等匠人多,余统德、郑根良就是首批24名学员之一。当时,衢县文化馆美术老师们挑着被盖与行李,来到余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免费指导农民绘画创作。

  从创作内容来看,余东农民画起初主要以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劳动场景等为主,近年来,他们不断借鉴剪纸、刺绣、皮影、木刻等多种创作技巧,突出质朴健朗、雅致清新、蓬勃向上的特质。

  “余东农民画跟着时代画。”余统德说,他的画笔从发现自然美到讴歌新时代乡村巨变,五水共治、产业发展、富裕生活、政策宣传、党风廉政等都成为画卷中鲜活的素材。作品中的新生事物熠熠生辉,把现实美与理想美巧妙结合,把传统与现代融为了一体。

  “自从爱上画画,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忧郁寡言,变得热情向上。”近几年来,农民郑位良主动当起绘画老师,带了5名徒弟。由他创作的《科普》《新生活》《丰收喜悦》《乐在棋中》《桔乡风采》等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农民画大展中入选。现在,他已经成为村民中口口称颂的农业种植大户、农民画创作大户、获奖专业户。

  在余东村,因绘画改变一家人发展轨迹的事例很多。余春良现为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理事、余东村文化中心主任,多幅作品在省市农民画展中展出。女儿余云梅受父亲影响,同样热衷于绘画,现任农民画美术培训老师。

  “80后”余云梅与父亲学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80后余云梅说,从事农民画创作以来,为了描绘某一个灵感,经常三更鸡鸣时就起来创作。农民周振燕从江西省玉山县的娘家嫁到余东村,对村里文明之风赞不绝口:“村里人爱画画,有文化,有素质。”

  邻村的毛美仙主动从北京返乡创业,加入农民画创作大军。她现在带了50多名学员,把大都市生活的文化元素注入到农民画创作中。如338名女子穿青花瓷色旗袍的《古村新文化》,农村妇女穿红色连衣裙《庆端午》等作品,到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参展。

  毛美仙辞去北京做了15年的保姆工作,返乡创业加入余东农民画创作大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余东村农民每年创作各类农民画1000多幅,累计有近300幅作品先后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部、财政部、中国美协、中国文联等主办的各大展和大赛中获奖。这些取材于浙江西部地区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洋溢着乡里乡亲淳朴、善良、奔放的感情色彩,抒发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浙江西部余东村农民创作的绘画作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文化副刊部编辑)

责任编辑: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