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600年前“水穿街巷”重现

发稿时间:2020-09-26 09:54: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三里河“水穿街巷 庭院人家”的景象正在重现。

如今,胡同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滕晗

  “若城南三里河旧无河源,正统间修城壕,恐雨水多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这段出于《明史》的文字,记录着北京市东城区三里河地名的来源。这条前门脚下的著名水系,与北京城唯一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草厂地区相伴近600年。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完成了对草厂地区的环境整治工作。9月2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三里河,看到蜿蜒的河道、古色古香的胡同和原汁原味的四合院依着水系的走向逐渐伸展开,近600年前“水穿街巷 庭院人家”的景象正在重现。

  前门脚下“水乡”焕然一新

  “我早就听说三里河修好了,就是没来过。今天专门来,发现比想象还漂亮。”

  9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李阿姨约上老街坊,来到当年住过的草厂四条。站在一人高的芦苇旁,桥下绿水里锦鲤游过,她动情地说,“回来看看,真好。”

  正阳门城楼往南走,与熙熙攘攘的鲜鱼口胡同一街之隔,就进入三里河公园,河道两岸绿草如茵。横跨水面而建的石桥,立于水中的老树,河道两岸灰墙灰瓦的屋舍,条石铺就的小路,让这里颇有“水乡”意境。

  李阿姨身边的芦苇荡也有典故。《京师坊巷志稿》记载,“芦苇园即坊巷胡同集之芦苇园地。”而芦苇园就是草厂地区曾经的名字。如今这段记载被铭刻在石牌上,立在三里河桥头。

  这里之所以成为北京唯一 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也与三里河有关。前门三里河曾是护城河的泄洪渠,到了清朝中晚期,泄洪功能不再,加上人口增长,河道被填埋并盖上房子,逐渐形成与河道走势一致的胡同群。

  清末各地在京的会馆兴起,原崇文区的100多个会馆有不少坐落在这里。据记载,草厂三条有南陵、临江、太平会馆,五条则有宝庆、仙溪、黄梅诸会馆等。2009年,草厂地区被列入北京老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保护区西起草厂三条,东至草厂十条,北起西兴隆街,南至薛家湾胡同和南、北芦草园胡同,总计有17条胡同,总长度约3500米。

  2016年8月,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动工。根据方案,整条三里河总长约900米,占地约1.3万平方米。依据历史上河道的位置和走向还原,绿地空间沿着河道弯曲形态自然展开。2017年4月底,历史记载中的三里河终于重现。

  “议事厅”商定改造细节

  草厂地区的胡同狭窄曲折,平均宽度只有1.5米到4.5米,再加上人口密集,改造之前,居民家门口常常搭着煤棚,屋檐上架着电线,居住环境拥挤不堪。

  2008年,北京市东城区对草厂地区进行市政改造,基本完成了区域内的给水、燃气、排水施工,但依然没有改变雨污合流的状况。2017年,新一轮整治启动,保护胡同风貌,实现雨污分流,电力、电信架空线入地,拆除私搭乱建。也是在这一年,东城区对草厂地区实施了全市首个民用住房区引入全电厨房项目,上千户居民彻底告别燃煤和燃气。

  胡同要铺什么材质的路面?两侧要种什么品种的绿植?厕所要做哪些方面改造?草厂胡同改造的每个细节,“小院议事厅”都参与其中。

  据了解,小院议事厅成立于2012年,由社区常委会委员、胡同居民组长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草厂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朱耿亭曾介绍,议事厅在居委会指导下,对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协商共治,通过议事厅自我提出、自我讨论。比如,草厂七条铺的是“老石头”,符合老北京的味道;草厂四条、五条、六条铺的则是花岗岩,更加平整,适合老人行走,这些设计都是议事厅讨论出来的。

  留住老城味道探索出成效

  经过基础设施改造、见缝插绿美化胡同环境、厕所革命、配置生活服务业态等改造提升工程后,胡同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厂四条胡同也在2019年获得“北京十大最美街巷”称号。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实施、专业力量支持,社会公众参与的机制,推出‘共生院’新模式,以‘绣花’的精神进行精细化设计、精心修缮,实现了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此前在谈到街区更新时,作过这样的表述。

  据了解,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市东城区14个街道的504条胡同位于老城内,其中历史文化街区348条,占全区胡同总数的近7成。

  如何在还原老城味道,保护古都风貌的同时,改善居住环境,让“老胡同有新生活”?在三里河水系的恢复中,在东四九条和西总布胡同“不停车街区”的建设中,在雨儿胡同“共生院”里,北京市东城区正在陆续探索出成效,老城复兴的篇章也将更加生动。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