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感受文化魅力 促进民心相通

发稿时间:2021-03-27 10:02:00 来源: 人民日报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深入,各国民众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客观真实的认识,增进了相互理解和友谊。

  “看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今年,巴塞罗那市政府连续第七年举办中国春节庆祝活动。曾是驻华记者、现任西班牙巴塞罗那电视台台长的塞尔吉·文森特和家人、朋友们一起参与了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

  “除了经济和政治层面往来,近年来西中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关注或学习中国文化。”文森特说。

  20年前准备赴华工作时,文森特在巴塞罗那学习中文。“当时中文培训机构很少,我们班里只有4名学生。”文森特感慨,现在西班牙的汉语教学机构如雨后春笋,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家庭让孩子从小把中文作为第一外语。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不同文明加强交流互鉴,促进了对彼此的理解和欣赏。”文森特说,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很好的例证,沿线国家和地区持续加强文化交流,共促文化发展、实现民心相通。

  为了满足更多当地民众希望了解中国发展现状、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巴塞罗那电视台和中国一些地方媒体合作,引进了《这里是中国》《锦程东方》等电视节目,向当地民众展示中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欢迎和好评。

  文森特多次访问中国,每次都会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赞叹不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本国文化越来越自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在不断提升。”

  “学生们学习中文的兴趣浓厚”

  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作品、歌舞晚会成了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电视节目里的“常客”,一些咨询网站也会推出观影指南、剧集故事梗概等推荐中国节目。热爱中国文化的拉赫达说,越来越多的阿拉伯民众渴望了解中国,丰富的中国节目打开了这样一扇窗。“中文歌曲比赛、中餐烹饪比赛、武术比赛等在埃及已有广泛影响,学生们学习中文的兴趣浓厚。我也注意到,埃及藤杖舞出现在今年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这样的文化交流非常奇妙。”

  埃及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曾播出过多部阿拉伯语版中国电视剧,收视率均远超该频道黄金时段的平均水平。“高水准的制作得到了埃及业内人士认可,贴近生活的叙事引起埃及观众共鸣。”埃及影视制作人阿什拉夫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电视剧和节目的译制和推广工作。他告诉记者,根据公司对埃及观众的回访数据,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家庭社会伦理剧最受当地民众喜爱。一方面,这源于埃中两国在文化层面有很多相似点,如重视家庭生活、尊重传统等。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埃及民众也希望从剧中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探索中国的发展经验。

  突尼斯国家电视台台长达赫什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期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合作,讲述更多友好故事。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秘书长苏莱曼说,近年来,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各国在媒体领域合作的重要伙伴。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太丰富了”

  2020年,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迎来“中国角”十周年庆典,学校开展了包括茶艺、瓷器、漆器、云锦等多个门类的中国文化研习项目,吸引了该校学生广泛参与。“油纸伞、陶器、木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太丰富了。”该校学生卡洛琳·托马斯说,“学校开展的‘中国角’活动,让我能近距离了解遥远悠久的中国文化。我和朋友们非常期待来这里参加活动。”

  马丁·阿祖帕迪是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的负责教师。他告诉记者,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的帮助下,学校组织了不同文化主题的研习和分享,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文化在这里深入人心。我们的学生喜欢学习中国文化,从中受益。”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晓龙说,通过“灵感中国”等各类文化合作活动,越来越多的马耳他学者和艺术家加入这场文化传播接力中,用美妙的艺术语言向更多的马耳他人民讲述中国故事。

  马耳他艺术委员会执行主席、知名诗人阿尔伯特·马歇尔,是该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这些年来,他一直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去年,马歇尔出版了诗集《六盏中国灯笼》并代表马耳他参加了“中欧文学节”。“马中两国传统友谊深厚,文化交流密切。马耳他很多民众都很喜欢中医、中餐、武术等,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吸引了当地民众积极参与。中国文化的理念和内容,既丰富了马耳他当地多元文化交流,又增强了马耳他的国际文化氛围。”

  (本报马德里、开罗、罗马、北京电)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