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甲骨上,有广阔的商代文明图景

发稿时间:2021-11-25 14:23:00 来源: 光明日报

  光明悦读: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自“一片甲骨惊天下”以来,120余年间,学界对甲骨的发掘与研究薪火相传、不绝如缕。作为《殷墟甲骨学大辞典》的审订人,您是这本书的第一读者。能否向读者介绍,这是一部怎样的书?

  王宇信:这是一部关于甲骨学的百科全书。它所收录的词条,以殷墟出土甲骨文以及相关内容为主。安阳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商文明历史遗珍。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为我们打开了殷墟这座“地下博物馆”璀璨华美文化圣殿的大门。为传承、发展与弘扬甲骨文与殷商文化,数年前,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我任总编的大型工具书《殷墟文化大典》出版。《大典》以甲骨文、考古和商代史三个方面为纲,对百余年来殷墟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整理和编排。而这部《殷墟甲骨学大辞典》,是专门针对甲骨学进行的系统梳理。就甲骨学内容而言,辞典在词条设计、内容扩充、词条写作的深度和系统等方面,比《大典·甲骨卷》进了一步,是一部新的辞书。

  光明悦读:甲骨学研究的成果,浩如烟海。这部大辞典采用了怎样的编排方式?对120余年来甲骨学研究成果,作了怎样的梳理?

  王宇信:这部大辞典编排得甚为缜密和新颖,把林林总总的甲骨学研究成果统为三编:第一编词目、第二编人物、第三编著作。

  第一编“词目”分为两大类:一是甲骨学名词与专门用语;二是甲骨文字词解,其下更细分为一般名词(包括时间词、空间方位词、天象气象词、地理邦族和方国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习惯用语等,再现了使用甲骨文的殷商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种种,以及甲骨文再现的商代宗教崇拜与占卜祭祀活动的场景。

  第二编“人物”分为古今两大类。所谓“古”,是指甲骨文上记录的商代人物,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诸如先公先王、商王配偶、诸妇诸子、臣工百官、贞卜人物与酋邦侯伯等11类身份、地位不同的人物,是创造辉煌商代历史的“商史人物传”。所谓“今”,是指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推动甲骨学研究前进,作出贡献的几代甲骨学家,是创造了甲骨学120年辉煌发展史的学者“群像”。

  第三编“著作”,是对甲骨文著录、甲骨文字考释著作、甲骨学研究专著(含占卜占法、文法文例、校订缀合、断代分期及各种研究专题、商代史专著等)、甲骨学史研究、工具书、学者传记、甲骨书法及书法理论专书等的全方位展示。

  光明悦读:对一个学科领域而言,编著这样一部大辞典的难点何在?

  王宇信:编著一部大辞典,首先要解决的是全面的问题。正如前述,甲骨文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收录什么、怎么收录,都是要思考的问题。狭义的甲骨学,指甲骨自身规律的研究阐发;而广义的甲骨学,凡与甲骨文有关的殷商文化考古历史等,均在研究之列。这部大辞典梳理的对象是广义的甲骨学。除了甲骨文著录和文字考释方面的成果之外,还包含了诸多殷商时代的信息。如附录二所收录的“《史记·殷本纪》与殷墟甲骨卜辞商代世系对照”、附录三所收录的“商代王室世系及卜辞所见时王对受祭者称谓表”等,将对商王的各类称呼串联起来了,具有较大的信息含量。所谓“附录不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其次,在编著的时候,不仅要回溯历史,还要考虑学科未来的发展,要富有远见。例如收录“甲骨学大事年表”,将历年来学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者所产生的著作、召开的学术会议系统地整理出来,于后来者有益。

  光明悦读:整体而言,由这部辞典溯及的甲骨学研究成果来看,它呈现了先民怎样的生活图景?能否举例一二?由此可看出中华文明早期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王宇信:整体来看,辞典广泛涉及商代祭祀、农业、战争等社会生产、生活,体现了先民多彩的生活图景。以商代农业为例,辞典详细记载了商代农业的分区、生产方法、农作物的种类(如谷类的名称)等信息。以商代战争为例,对征伐的四方、武将名字都有体现。辞典里“妇好”一条记载,她不仅是商王武丁的王后,频繁参与祭祀,还能带兵打仗,文献记载,她曾征召13000人组成部队,由她率领参加征伐,她既是王后,又是母亲,还是将军。辞典里“大乙”(即我们熟悉的“商汤”)一条记载,他颇有仁德,走到郊野看见农夫张网捕捉飞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张网,担心鸟被捕尽,于是下令撤掉了三面网,并祈祷只有不听天命的鸟才被捉到。由此可以推断,商王仁德可惠及鸟兽,何况百姓乎?

  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从辞典里可以看到,甲骨文里一个字往往有多个不同的字形,这体现了文字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多源汇流的特征。中华文明的形成也正是如此,是一个多点发源、多源汇流的过程。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让读者看见文明发展的痕迹、理解文明生发的过程。

  (访谈由本报记者韩寒采访整理,图片由相关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