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印江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

发稿时间:2022-01-06 16:18:00 来源: 人民网

   伴着冬日的暖阳,记者走进城东社区的峨岭、和达两个易地扶贫安置点,一组组、一块块设计精美的标语、宣传画,在潜移默化中释放着正能量,不仅给居民带去了缕缕文明清风,也为小区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区环境干净整洁,暖阳下,老人们三五成群话家常,悠然而快乐地晒太阳,放学后的孩子们正在打乒乓球,好一派幸福的生活画卷。

   位于小区一楼的民兴制衣厂扶贫车间内,20多名员工正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缝纫机的“哒哒哒”声此起彼伏,妇女们穿针引线做着服装......

   对来自朗溪镇屋基坪村的搬迁群众陆霞来说,她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既能照顾家里的孩子,还能增加家庭收入,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陆霞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只有两间房,老人住了一间,他们一家5口就只能挤住在仅有的一间房中。为方便他们读书,她就在朗溪镇上租了房子照顾他们。2019年当村干部告诉她,精准扶贫户可以在县城有房住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朗溪都租房住了10年了,各方面负担也很重。看到新房子的时候,像做梦一样,以前想都不敢想。”回想起当初在城里有一套房时,陆霞仍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各种生活也很便利,小孩读书的学校也近,我做工也近,我在这制衣厂有三年了,每月平均下来有3000多元,感觉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像民兴制衣厂这样的扶贫车间,在该安置点小区还有鑫盛鞋厂。小区里像陆霞这样的搬迁户在扶贫车间上班的有70余人。

   来自刀坝镇来安村的52岁老人谭宏宇是扶贫车间的一名工人,也是一名搬迁户,在家不能辅导孙子作业,她就利用空闲时间到车间来上班,挣些零花钱帮家里减轻生活压力。“在这里上班时间自由,按件计费,每月下来也有四五百元,还有就业补助。”老人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与记者攀谈,以前的房子破破烂烂,儿子也担心,自从搬到城里后,有房子住,孩子读书的地方也近,儿子就安心出去打工攒钱了。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让老百姓“搬得出”,更要让搬迁户“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为保证搬迁户能一户一就业,峨岭、和达安置点社区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挖掘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搬迁群众创业、就业,培育他们发展产业的同时,依托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目前,我们开展了电工、老年人护理、日用油烟机维修等培训,同步建设了扶贫车间,在安置点开发就业协管员、楼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店创业等,引导和帮助搬迁劳动力就业。”峨岭、和达安置点第一书记陈丹丹介绍。

   “搬到城里来后,既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也可以自己创业,真是太方便了。”陈世元是峨岭、和达安置点小区2954名搬迁群众之一。在获得一套住房实现安居后,年轻的他就在距离安置点小区不远的地方租了一个门面,主营奥尔良烤肉拌饭,过上了安定、踏实的生活。

   目前,小区除兜底保障户之外,其余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通过外出务工、就近打零工、自主创业等形式全部实现了一户一就业。

   同时,小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就业、社保、民政、教育等服务窗口,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办事不出社区。小区毗邻印江三幼、三小和印江三中,极大的方便了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搬迁群众就医,真正实现“农民变市民”。(张泽琴、陈继)

   来源:印江县政府网

责任编辑:田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