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竹桥古村的文化韵味

发稿时间:2022-08-15 11:05:00 来源: 人民日报

图①:竹桥村中的临水古屋与屋前晾晒的红辣椒。

谢东琳摄(人民视觉)

图②、图③、图⑥:金溪县雕版印刷的制版、雕版、装帧工序。

邓兴东摄(人民视觉)

图④:游客在细雨中游览古村。

本报记者 周 欢摄

图⑤:金溪县浒湾镇雕版印刷博物馆保存的古籍。

邓兴东摄(人民视觉)

图⑦:竹桥村全景。

朱文荣摄(人民视觉)

  江西抚州市金溪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而“博物馆”里最具古韵的,当数竹桥村。竹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09幢。从空中俯瞰,古村就像一柄巨型折扇,一幢幢古屋连在一起,气势不凡。走进古村,青砖黛瓦、石板幽巷、雾霭烟岚,700多年的烟火故事在这里流转。2012年,竹桥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江西抚州金溪县城往北约10公里,但见不远处沥青路和一条古驿道十字交会。跨越时空,古与今在此相遇。古驿道中间为3列青石板,两边是宽厚的鹅卵石步道,独轮车在青石板上留下的深深凹槽,仿佛诉说着古时商贸的繁盛。

  三进门楼 水塘穿村

  若想深入领略竹桥古村的美,得过三道“关”。

  沿着蜿蜒的石路,便来到了第一“关”——总门楼。屋宇式的门楼,除了是进村的主要入口,还起到防卫作用,古时设有炮台,由专人把守。上世纪末,为了方便运输,村民拆除了哨间和大门,但砖木结构的门楼仍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触摸砖墙,仰看梁枋,时间在门楼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数百年来,代代竹桥人出门走南闯北,入门安居乐业。

  从总门楼进来,竹桥古村的景就别致起来了。民居、祠堂合围着一方开阔的石砌水塘,古屋青砖黛瓦、朴实素雅。时而水波漾起,屋影摇曳生姿,浓郁的古韵扑面而来,悠深的岁月感不自觉地在心里升腾起来。

  水则为竹桥古村增添了一份灵韵。村内共有8方大小不一的水塘,其中7方布局形同北斗七星,另一方形似圆月,村民诗意地称之为“七星伴月”。整个村子坐落在缓坡上,水塘间有暗渠相通,与宽深的下水道构成了可靠的排水系统,“雨后天霁,湿不沾鞋”。

  沿着塘边一侧往里走不到百米,就到了第二“关”——中门楼。依旧是四周民居、中间塘的格局,门朝塘开,间有照壁遮挡。不过,空间小了些,布局也稍显紧凑。塘间有石路隔开,呈“S”形直通第三“关”——上门楼。往里,便全然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高墙夹一弄,弄宽仅1米左右,岔路纵横,真可谓“曲径通幽”。行走其间,只觉无限接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生活。高耸的墙体里,还有奥秘可探。村中不少古宅都是砖石混合砌体墙,即下砌大块青石做墙裙,上砌眠砖。奥秘就在这青石墙裙里。若见荔枝纹状青石墙裙,那么这户人家一定有人经商,原因是“荔”“利”同音;若是菠萝纹状墙裙,必定是家有书生,纹路沟壑分明,起到消音作用,且寓意“书山有路路不易”;如若是抛光面,那家里肯定有人做官,寓意为“一马平川、平步青云”。

  这便是竹桥古村三进门楼、层层递进、水塘穿村的村落格局。如此布局,与竹桥余氏家族数百年来聚族而居以及从事的活动紧密相关。余氏重商,男丁多在外闯荡,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守村,如何增强凝聚力、防贼就成了日常需要重点琢磨的事。不管是三门拱卫、为盗贼布设的各种小陷阱,还是缩小建筑空间距离,增强邻里亲和力团结力,进而提升对外整体战斗力,皆有考虑。

  朝往暮归,竹桥四时之景晨夕百变。清晨的竹桥是柔和的,刚苏醒的样子就像历经数百年风雨而新生;中午的竹桥是热烈的,阳光普照,微风拂面,古村一副惬意又潇洒的样子;傍晚的竹桥是金黄色的,尽情地释放一天中最后的美,自在、慵懒;深夜,游人散去,竹桥古村幽邃静谧。而雨中的竹桥,淅淅沥沥,撑一把油纸伞,就是一处烟雨江南。

  儒商并重 品读为先

  “贾而好儒”多用来描述徽商,套用在竹桥余氏商人上也颇为恰当。“儒商并重”“崇文重教”“竹桥村是中国传统社会农、商、耕并重的有丰富人文历史信息的标本之一”等论述散见于各类文献资料。这点,从现存古建筑遗址中也可寻见。

  “学祠一体”是金溪古村落的一个特有现象。商人在外做生意赚了钱,回村捐资建房,往往把祠堂和学堂修建在一起。村东的镇川公祠由商人余汇清所建,也是竹桥人延师教子的场所。祠堂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中堂,二是两侧的书室。以兰桂比喻子孙后代,将一侧书室命名为“培兰”,作女子读书用;另一侧命名为“植桂”,作男子读书用。“培兰”“植桂”即意为培植人才,意蕴深远。

  苍岚山房则为私塾先生执教之场所,挂有对联“精勤经史学人事,坐起恭敬儒者风”。左右厢房同为男女书室,为方便书室采光,院内特意把天井开成了竖式。与镇川公祠相似,院外屋宇门楣上题有二字“拜石”,特别的是,“石”字中多了一点。据传,屋主效仿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癖,每次见到石头便下拜称兄;还有解释说,“石”字加点,有“点石成金”之意。

  竹桥余氏经商、做人追求崇德尚品、不忘根本,其教化的方式颇为特殊,常在门楼等显眼处布设内容。

  总门楼前,有3口古井呈品字排列,方形井口,周围砌有圆形石护栏,外圆内方,酷似古代铜钱。《竹桥余氏宗谱》记载:“自是三井品立,亦先人心计也。农民睹之,知为人邪正固有品级之分;士子睹之,知贫可守而品不可坏也;商贾睹之,知当忠主任事品德不谬也。”每次进出村,每次挑水、吃水,都提醒着他们不管做官、经商,还是务农,都要讲品德。

  中门楼正前方地面上,一个青石板铺就的大大“本”字不断吸引游人驻足。本者,根也。如此布设,意在提醒后人不要忘本。同时,建造者特意把中门楼建得低矮,即使在外做了大官,也要下马下轿,步行进村。余氏后人也多谨遵教诲,在外事业成功,回村或修建祠堂、宗庙、道路,或捐资助学。门内左侧,有一嵌在墙内的“惜字炉”,竹桥余氏敬惜字纸,不允许随意丢弃和践踏,凡错印书籍或废弃纸张都要统一在惜字炉焚烧。

  烟火犹存 传承新生

  宗谱记载:“村民耕读渔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上三百家烟火,俨然一小都市也。”古时,竹桥余氏在此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

  目前,余氏家族仍有900余人生活在竹桥村,村里的年轻人虽然也在附近建起了排排新居,但有不少村民仍住在古村内。“屋要人撑”,这也是村内绝大多数古建筑能保存完好的原因。

  中午时分,村内炊烟袅袅,烧柴的淡淡香味弥漫开来,是家的味道。水塘边,大簸箕里摆满了村民晾晒的辣椒饼、茄子干,为古村增添了一分鲜艳的色彩。村内游人熙攘,欢歌笑语,古村似乎展现出了无限的生命力。

  周青云老太太今年72岁,嫁到竹桥村50多年,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感情,她和老伴多次拒绝了儿女接他们去城里居住的邀请。“我就偏爱村子里的这股古味。”走进二老的屋子,还是旧时房屋的架构,进门便是宽敞的厅堂,左右侧是起居室、厨房、杂房,干净整洁、古朴素雅。

  2005年,当地政府启动了对竹桥古村的修缮工作,而在这之前,竹桥村民可谓是当了多年的“桃花源中人”。“村民对古村虽然有所了解,但浑然不觉自己一直生活的竹桥村也是古村。”村妇女主任黄小梅介绍,直到政府采取保护措施,村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住在“宝贝”里。

  村民有了保护意识,听说以后还要走古村旅游的新发展路子,积极性高涨。拿着簸箕扁担,家家户户的壮丁都吆喝着来清理8方水塘里的淤泥。如果家中劳动力在外工作,还会自己掏钱请人代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水塘清理工作就完成了,八塘悠悠清水重现竹桥古村。有水就有了灵气,古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4年,金溪建立古村保护“一村一档”制度、监督机制、定期调度机制、问责机制及“一员护一文物”“一员管护一古村”的专人看护机制,为每个传统村落都配备了文保员,实行专人“一对一”保护。2018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金溪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启动“拯救老屋行动”,共同保护、传承与利用好金溪县优秀的文物文化遗产。金溪县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老屋办”,打造一流的工匠队伍进行维护修缮,调动村民积极性,自发地对老屋进行抢修保护。

  竹桥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建筑,更在于700多年来竹桥余氏在这里燃起的人间烟火和积淀下来的文化。

  游览贴士

  竹桥古村布局,恰似一柄巨扇。进入竹桥古村后,沿着青石板路一路前行,依次可参观总门楼、中门楼、上门楼、八家弄、十家弄等系列明清古建筑。

  竹桥古村也有茶吧、书吧、咖啡吧等各类休闲娱乐场所。游客可以走走歇歇,饮饮茶、看看书、喝杯咖啡、听听音乐,一边欣赏古村独特风光,一边感受古村慢生活。如果时间充裕,也可到周边古村转转,大坊荷兰创意村、数字游垫古村、心学创始人陆九渊故里陆坊村等风格各异的古村,离竹桥古村都很近,均只需5分钟左右的车程。(本报记者 朱 磊 周 欢)

责任编辑: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