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仔细研究怎样传承和传授传统文化

发稿时间:2022-08-15 11:15:00 来源: 北京日报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文明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就会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其核心是对人的价值观念的铸造、精神的培育与文化的承袭。学习掌握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回想一下,抗日战争的时候,不只是在国内的中国人,海外的华人也都起来支援抗日。这是什么力量?这是民族的力量。所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教育负有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的责任,教育不能失魂落魄,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和爱国主义的魂。教育首先要培养人,培养中国人。孔子说要培养君子,所谓“君子”,主要指有高尚品德的人。一个人有了德才能做善事,一个人只有才没有德,可能坏事做得更大。

  同时,中华文化从来就具有包容性,积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教育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改革的经验,改造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这是中国人的基因,是中国人的根和魂。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唯独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中国人民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基因,生生不息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当中。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培育民族精神的源泉。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下一代民族精神的培育要靠教育来传承。我们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理想信念、高尚品德、真实本领、奉献精神,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文化可以渗透到一个人的心里,渗透到一个人的血液里,是深层次的、不容易改变的。

  第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中华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有一段时间我们落后了;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站起来了;经过改革开放,富起来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正强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明确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还要研究向学生传承什么文化和怎样传授。教育对于文化有传播、选择、创造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其中有落后的观念和习俗。教育要选择其中优秀的内容继承和发扬。同时要有所创造,推陈出新,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李文军组织编写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论丛》,向学校和广大教师推荐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提供近些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成功的课例。真心希望丛书的出版,能够为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资源,更期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学校和教师们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能力与自信,激发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活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 顾明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本文为《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论丛》总序,发表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