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安迪·沃霍尔:当代艺术的“河神”

发稿时间:2022-08-17 10:1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如果你有意触摸当代艺术,那你或许绕不过安迪·沃霍尔。他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与引领者,更是摄影师、制片人、音乐人……沃霍尔的生命停止在互联网犹在襁褓的20世纪,但那时候他就作出大胆预言——“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今天,这个预言不仅成真,甚至还在短视频时代被缩短为“15秒”。

  从不落伍、依旧流行——应当承认,安迪·沃霍尔是幸运的。他在自己酣畅淋漓进行创作时就大红大紫,把艺术变成商业收入,又让艺术汇入商业的“洪流”,他是当代艺术的“河神”。

  1961年,安迪·沃霍尔受友人启发,将创作目光着眼于身边事物——他尝试画了一个被挤压过的金宝汤罐头,牛肉面味儿的,随后完成了他“符号性的”第一批波普绘画代表作。

  《32罐金宝汤罐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画”。安迪·沃霍尔的整个创作流程就像是在工业流水线上制造一个个真罐头——他借助丝网印刷技术大批量复刻源图,让每一张画的轮廓都一模一样,只不过具体图案有些许差异罢了。

  复制是艺术吗?机器是艺术吗?艺术的主角可以不是圣母、不是原野,却可以是多种口味的廉价罐头吗?

  某种程度上,来自艺术界的尖刻质疑和反对声浪,不只是对安迪·沃霍尔的猖狂之作,还是对当时美国的消费主义进行挖苦与嘲讽。然而,沃霍尔没有后退。年轻的他用最朝气蓬勃的姿态迎接着美国消费主义的狂热洗礼,越是被质疑、被讽刺,他越是发现并坚信着“一切皆美”。

  安迪·沃霍尔一直认为,大众消费品一定存在某种“艺术血统”,或者它们就是当代艺术本身,和空旷展厅中一幅价值百万元的油画不该有区别。

  沃霍尔决心将艺术“拉”下神坛、“赶”到超市货架上去。巴黎水、苹果电脑、绝对伏特加、香奈儿纷纷与沃霍尔展开合作,于是许许多多的商品包装,都成为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化身。

  无论是在安迪·沃霍尔那个工业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年代,还是如今信息洪流、大浪淘沙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新媒介为载体,源源不断接受着当代艺术的兼容并蓄。

  按照传统艺术形式的“鉴赏体系”,要想欣赏梵·高或莫奈的油画,我们或许要有安静空旷的观画环境、丰盈充沛的历史知识、扎实深刻的油画鉴赏技巧……只有在“艺术敏感”的全副武装之下,才能将艺术品置于某个时空坐标系中进行品评。

  然而,如今置身于当代艺术的场域,“视觉”对所有观众而言都是“免费开放”的——就像艺术馆里的冷气一样,是“无门槛”的。

  擦亮双眼的大众不再只是观摩艺术家业已完成的雕塑或画作,只能发出鼓与呼;而是在艺术的视觉传播过程中,与艺术家隔空对话,共同创造、完善了艺术本身。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在东京、斯德哥尔摩、佛罗伦萨,“最美的是麦当劳”——而北京和莫斯科“还没有麦当劳”。这个关于“麦当劳”的说法充满隐喻性质。它暗示着以大众为消费主体的艺术和时尚将会席卷全球,就像雨后春笋般的连锁店一样。

  1982年沃霍尔游览北京天安门,对硕大的毛泽东像和清一色的中山装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好感顿生”,他糅合中国元素进行的波普创作还一度卖出市场高价。

  但今时今日,北京有的可不只是“麦当劳”了,波普艺术不仅走进中国、为中国大众所关注,现在,中国大众是拿着手机、连着Wi-Fi,走进了“安迪·沃霍尔”。一次社交媒体上的转发、分享,就是“关于消费与流行文化的一次‘套娃’式的、穿越时空的展示”。

  20世纪50年代,饱受争议的是消费主义对精英艺术的入侵;21世纪数字时代的到来,当代艺术和网红经济纠缠不休,同样让社会怀疑,究竟什么是值得尊敬的崇高艺术、什么是商业时代的把戏。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有删改)

  陈之琪

责任编辑: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