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让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发稿时间:2023-02-01 10:32:0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点观察】

  作者:于小植(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更新也在不断加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红色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城市更新改造结合起来,如何让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以首都北京为例,该市2021年和2022年共公布两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8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646件/套,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虽然北京在城市更新中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方式,但也存在着传播样态简单、内容同质化、叙事路径单一等问题。基于北京市“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笔者认为可以从保护模式创新、传播模式创新、文旅模式创新、资源布局创新等维度,进一步健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式转型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永远都应放在第一位,只有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对北京而言,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式转型,一方面要做好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性复原、红色文化藏品的收藏和保护;另一方面要把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做好红色文化藏品及建筑的展览展示,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

  首先,要细化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统计调查工作,摸清红色文化资源的家底,尽快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其次,应制定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修缮规划,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维护,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安全完整。再次,应建立健全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安全巡查检查和执法力度,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安全保护的长效机制。最后,应确立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及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利用好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对革命遗址、革命建筑、革命文物等进行拍摄和扫描,对相关历史人物进行访谈等,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

  建构当代人对红色文化的深层记忆

  目前,不少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和传播,已开启由实体化向数字化转变的进程。以北京为例,香山革命纪念馆先后推出虚拟展馆和数字展厅,东城区也推出3D全景云上数字展厅,将红色主题展搬上“云端”。这些案例表明,凝结着“人”“事”“物”等革命历史信息的实体展品与新型媒介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能够形成红色文化遗产数据库;另一方面能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力,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在红色文化资源展示传播由实体化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受众可能被新技术吸引而对“老故事”的印象不深;二是红色文化资源在有限形式(纪录片、VR体验、智能讲解)的加持下,可能会产生同质化、碎片化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强化红色文化传播的系统性,借助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建构当代人对红色文化的深层记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新华社发

  首先,可以大力发展红色“打卡游”。以北京为例,可以将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革命活动地(北大红楼)、抗日战争纪念地(卢沟桥)、与建立新中国相关的纪念地(香山革命纪念地)三大主题片区进行串联,通过设置地标式的红色符号景观,让游客体验到“红色打卡”的在场感,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带来“搜集式”“任务式”的革命文化体验,让红色故事在一次次仪式化的体验中深入人心。其次,可以深入挖掘不同历史博物馆自身的红色故事,从人物、事件、历史建筑中提取红色元素来打造特色品牌。最后,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展览展示中,展览展示方式要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在平等的沟通交流中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帮助青少年建立与红色文化的情感连接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1)》指出,党员和青少年是红色旅游的核心客群。据统计,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14岁以下游客和党员近1亿人次,占经典景区接待游客总数的25%以上。应该说,能否引起青少年的共情共鸣,是衡量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当下,大部分红色景区与纪念馆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仍以“参观—讲解”的模式为主。虽然一些场馆引入了“布景还原”“换装游览”等沉浸式概念,但实质上依旧是说教模式。这种模式并不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单纯的“参观—讲解”模式也许能让他们了解一些红色历史知识,却难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因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就要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服务,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叙事路径的转型。例如,红色景区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凸显红色主题的故事剧本,将“结果”还原为“过程”,为参观者打造如同革命先辈所处的艰难环境那样的拟态氛围,使参观者在红色故事的“叙事语境”与“角色感”中重新认识中国革命,重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从而完成从参观者到参与者再到传承者的身份转变。

  目前,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依托“平西情报联络站”打造的“特色红色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沉浸式实景+VR虚拟空间”的方式,使游客置身于妙峰书屋、福兴商号、北平民宅、苏静山洞、前线指挥所、前线战场等6处影视级布景空间中,将搜证、逻辑推理等相关角色扮演与红色主题教育融合起来,既能使参观者深入了解老一辈情报人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惊险过程,也能加深参观者对老一辈情报人员坚忍不拔革命精神的体悟。事实证明,这种叙事路径的转变有助于参观者建立与红色历史文化的情感连接。

  井冈山“胜利的号角”雕塑 新华社发

  在多维联动中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红色精神的弘扬离不开每个个体的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多维联动中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有效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红色精神的传承。就北京而言,应发挥首善之区的区位优势,将红色资源进行归类划分、串珠成链,并将其嵌入高校大思政课、乡村振兴之中,形成“红色+”的发展格局。

  首先,可以联动学校,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厚史料支撑大学、中学乃至小学的思政课建设。北京既有见证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的北大红楼,也有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群;既有记录抗战历史的卢沟桥,也有见证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双清别墅,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能为学校的思政课提供最生动的素材。

  其次,可以联动远郊,用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位于北京门头沟的马栏村是用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马栏村依托平北抗日根据地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成功打造了“红色马栏”的文旅品牌。2019年,马栏村开展的大型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接待了10万余人前来参观,为低收入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使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成功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连接。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决策咨询项目“健全首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研究〔22JCA002〕”成果)

责任编辑:田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