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乡土年乐

发稿时间:2024-02-22 13:12:00 来源: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王可心

  乡村烟火处,年味渐浓时。冰天雪地的冬日,京郊却是一片火热,街坊四邻聚在一起排演节目、重拾老手艺,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纷繁多彩、热闹非凡的年俗活动,在京郊的广袤乡野中陆续登场,将过年“氛围感”拉满。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折射了乡村文化繁荣。随着新时代乡村面貌的不断更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文化活动场地,有了指导老师,有了专业设备,更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这些热火朝天的传统民俗活动也彰显了首都乡村新活力。

插图/琚理

  在顺义区北务镇,来自各村的青年正在排练,为龙狮舞表演做准备。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农民龙狮舞队屡登国际舞台

  腊月廿一,顺义区北务镇庄子村的小广场上,王宝丽正在给乡亲们指导动作。在北务镇,15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的龙狮舞队伍。每年正月十五的龙狮舞大赛,来自各村的队伍同台竞技,这是全镇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屈膝,弯肘,手持握杆,随着音乐响起,十几米长的金龙在空中腾挪翻转,活灵活现。队员们一招一式干脆利落,充满力量感,舞至激烈时,甚至能听到呼啸的破空声。

  担纲“龙头”的王宝丽,是北务镇文体广电科的负责人,组织并指导各村开展文艺活动,正是她的职责之一。春节这阵子,她格外忙碌,每日不停地奔走在各个村。“来参加龙狮舞的不只是冬闲的农民,也有很多是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所以大家排练的时间一般都定在晚上8点,每周至少要练个三四次。”王宝丽说。

  寒冬腊月里,顶着星星练舞龙,大家何以有如此高涨的劲头?这还要从1995年说起。那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时至今日,这仍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空前、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国政府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性国际会议。在这场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中,来自北务镇的龙狮舞队被选中参与开场表演。“演员包括乐队一共有500人,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庄子村党支部书记依为民也参与了当时的演出,“那年我28岁,那场表演的配乐是《金蛇狂舞》,节奏快、鼓点密,演出的水准非常高,期间台下的闪光灯连成片,特别震撼。”

  舞台上出彩并不止于此。随着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越来越明晰,这支来自京郊的龙狮舞队一次又一次站上国际舞台,先后参与了500多次国际国内重要演出,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很多历史性的时刻,包括庆祝香港回归、神五返航、奥运火炬传递、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等。

  近30年过去,曾因外交盛会而盛极一时的龙狮舞,已经在这方土地扎根。近年来,本市大力扶持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向乡村倾斜,像北务龙狮舞这种被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有了资金、场地、师资、平台等方面的支持,让扎根于乡土之间的文化活动能更自由地生长。

  北务镇村民多以大棚种植西瓜、辣椒为主,到了农闲时练舞龙,也能获得一些收入。“之前的参演经历,让北务龙狮舞队名声在外,经常会有人来联系演出或者拍摄。”依为民说,这些年来,他们参与过影视剧拍摄、商业演出、各大文艺晚会等。“尤其是今年正逢龙年,邀约就更多了。”

  如今,北务镇15个村的龙狮舞队正在火热排练备赛中,不仅是村里的人兴致勃勃,就连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也为了排练回到村里,参与的热情很高,他们自创的“高塔盘龙”“单臂舞龙”等高难度动作,以及“九龙壁”“蝴蝶花”等创新招式,让人大开眼界。另外,镇里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均开设了龙狮舞特色课堂,镇级消防救援站也将龙狮舞纳入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为首都打造了一张别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春节前,丰台区新发地村春节联欢会提前上演,村民们自编自演节目。 新发地村供图

  老少同乐接续传承演花会

  春节期间,走花会是北方乡村常见的活动。位于密云区大城子镇的墙子路村,每年元宵节的花会远近闻名,近百年间几乎年年上演,很少间断,是当地百姓“闹元宵”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常有河北、天津的百姓远道赶来观看。

  记者在村篮球场东侧的小院里,遇上了高跷队排练。6位少年排成一列,最前面的是孩子们中最早参演花会的鲁铭昊。登上大红色的高跷,鲁铭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脚下那小小的方根上,看着让人不禁胆战心惊。“其实挺简单的,就跟穿高跟鞋差不多。”鲁铭昊说话间,一旁的齐正雨甚至踩着高跷蹦跳、奔跑起来。

  鲁铭昊和他的小伙伴们,是近几年新加入花会队伍的00后新生力量,也是花会中年纪最小的一档。鲁铭昊今年高二,算是这群孩子中的“前辈”,他的技艺传承自妈妈。“其实每年都跟着大人一起看花会,就觉得特别热闹,表演的人都好厉害。第一次参与走花会,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就是踩高跷这档,我妈手把手教的,后来还陆续学了扭秧歌、二鞑子摔跤……”

  去年的墙子路花会,表演者沿着主街,从村口广场走到村子中心的大戏楼,绵延两百多米。吵子、狮子、耍叉、小车会、虎斗牛、二鞑子摔跤、龙灯会、高跷、中幡、大鼓、十不闲儿等,10多档表演串街走巷,极为热闹,表演者年纪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仅15岁。鲁铭昊和小伙伴们承包了高跷表演部分。他们不仅要学会踩着高跷平稳走路,还要在跷上作出各种表演动作,再配上略显夸张的装扮,分别扮作10多个角色,陀头、武扇、文扇、跳逗等,演绎一小段戏文故事。“根据原本的剧情主线,我们自己设计了动作。比如齐正雨演的跳逗难度很高,要踩着高跷半蹲着原地蹦,类似蛙跳。这是他自己设计的。”鲁铭昊说。

  “花会直接产生于百姓的生产生活,是百姓对生活的艺术加工,代表着真情实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深受百姓欢迎。”大城子镇党委宣传部长钱蕾介绍,传承至今,墙子路花会还保留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传统。“村民会在家门口摆上一张桌子,上面放上红包或者烟酒食品等,花会队伍经过时就会在这家门口停驻表演,演完再把东西拿走。走花会的活动资金就主要来自这里。”钱蕾解释说,基本上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放上一些礼品,金额、品类等都不设统一标准,大家也无需攀比,只看心意。

  村史中记载,墙子路花会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村民为了敬神祈福而成立了“同意圣会”,后改名为墙子路花会,每年都会将周边10多个村聚在一起走会。“墙子路花会的形成应该早于村史的记载,著名的墙子雄关长城就在此处,村子是明代的一处边塞重镇,南北往来很是繁盛,形成了多民族文化交织融合的民俗。因此,墙子路花会应该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但由于尚未找到更早的文字记载,很难再追溯。”钱蕾表示,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镇里一直在进行墙子路花会历史的梳理工作,通过走访老一辈亲历者、多方查询史料记录等,对墙子路地区的历史文脉进行挖掘并整理。今年,大城子镇还要对古戏台进行修葺和提升,并规划修建花会广场,届时村民排练、表演将有更加宽敞舒适的场地。

  大鼓响,锣镲鸣,伴随着欢快的锣鼓点,精神矍铄的老人与稚气未脱的少年又舞动起来。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文化的传承。

  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孩子们正在练习踩高跷,为正月十五的花会表演做准备。赵雨晴摄

  自办春晚讲述美好生活

  章丘大葱、兴安盟小米、兰考蜜瓜……春节前夕,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变身”年货大集,来自各地的优质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忙碌的间隙,商户们聚在农产品博览中心,一场由市场员工和商户共同参演的春节联欢会热闹开启。红毯铺就的舞台之上,唱歌、跳舞、相声、小品、民乐演奏……一个个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登台。“我在2006年来到新发地市场工作,春晚几乎年年办。大家从10月份就开始筹备这事了。”俞琳是新发地市场芒果交易区的工作人员,也是小品的主创之一。

  “去年,我们的国际榴莲馆开业了,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榴莲产品打开了新的窗口,也为北京市民提供了更加实惠、优质的商品。”谈到小品创作的过程,俞琳表示,每年春节前后的这场晚会,是大家忙活了一年后最盼望的一件乐事。筹备节目时,大家一起修改本子,添加进每个人最能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细节。

  “其实春节前是大家最忙碌的时间,一般家里的男人在外收货、运输,女主人则负责在市场卖货、理账,要从下午一直忙活到凌晨。演出的排练时间只能安排在每天中午,大约2个小时,之后赶紧回到各家店铺继续忙碌。”俞琳说,大家都是用挤出来的时间在排练,虽然辛苦,但几乎没有人缺席,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参与。

  为何有这样的吸引力?在俞琳的记忆里,大家对于自办春晚的热情似乎一直很高。早在2006年,这场春晚最开始是在市场东楼的会议室里办的,一个小小的讲台就是舞台,一条大红的横幅是唯一的装饰,室内空间很有限,很多人站着看完全场。等到了2014年前后,随着市场升级改造,春晚的场地也有了飞跃,搬到了湖北厅的会展中心,现场有了LED背屏和舞美灯光,能同时容纳400人在场。如今,新发地春晚又搬进了农产品博览中心,场地更加宽敞,各种设备也更加专业。“这里不仅能办晚会,平时也承接各种会议会展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推介会经常在这里举办。每年这里还有四大活动,春天有种子节,夏天有美食节,秋天是丰收节,冬天是年货节。”俞琳说。

  与场地硬件条件同频变化的,还有这场春晚的参演规模与表演水平。最开始,参加演出的节目只有舞蹈、快板、诗朗诵这些形式,比较简单易上手。春晚年年办,节目年年排,大家在年复一年的学习中掌握了很多新技能。“比如我们今年的表演有个藏族舞蹈——《吉祥》,虽然从零开始学,但是大家都有一点舞蹈基础了,排练很顺畅,最终演出效果很不错。”俞琳说,新发地市场不仅有天南海北的农产品,也汇聚了天南海北的人,因此这场春晚更像是一场文化的交流,大家把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都带到舞台上展示。

  不只是新发地,自办春晚的热潮已经吹遍了京郊大地。“我们住在京北的小村庄,清清的渠水村前流淌,连绵的燕山是我们的屏障。这里是首都的草莓之乡,一座座大棚装满希望。”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新老村民在新年晚会上合唱的歌曲《辛庄人》很快在网络上传唱,这场两个多小时的晚会吸引了超过20万网友在线观看。在密云河南寨镇,“河美乡村”春晚赢得了满堂喝彩。在这场春晚前,全镇28个村巡回开展了7场海选活动。“河南有寨,草色青青,黍谷先春,圣水常鸣……”由村民自己作词作曲的原创歌曲,唱出了最美乡村的好光景。舞台上,高亢的京剧、飒爽的扇子舞、富有节奏的快板、情节引人入胜的小品……众多村民自行编排的节目,呈现出不一样的精气神。

  村晚的意义,并不只是娱乐,其背后更是一种对于乡土文化的活态传承。在各地公开的节目单中,不难找到一些共性的内容,比如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演出,或是唱演生活中的幸福小事。欢声笑语中,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情感。可以说,村晚舞台上,讲的是乡土的故事,传播的是乡土的文化,潜移默化的是集体意识的重铸。在演戏与看戏的过程中,村民们不断加深着自我认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随着京郊各区大力支持并推动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老建筑得到了保护与修复,比如老戏台、老祠堂、礼堂、场院等,成为了公共文化空间,为乡村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土壤。通过一台台村晚,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首都乡村。

  今年春节,京郊田野间的年味儿更加浓郁。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农历小年至正月十六期间,北京将推出400余场以“龙舞新春 福满京华”为主题的龙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为在京过年的市民游客打造更具年味儿的春节。

  专家观点

  民俗活动承载乡村烟火气

  高巍

  在传统年俗中,春节不只是初一到十五,节前为过年做准备的过程,同样隆重。从腊八开始,就意味着要准备过年了,到了腊月廿三小年日,送灶王爷上天,辞旧迎新,节前的筹备也就到了高潮,之后的每一天都有固定的年俗,满满的仪式感。在筹备和庆祝春节的过程中,寄托着人们对于新一年的期盼和希望,也承载着乡村的烟火气。

  走花会、龙狮舞、唱大戏等民俗表演,自古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它的形式非常丰富,不用专业训练很长时间就能上手,所以很容易让大家低门槛地进入体验过程。亲身参与其中,会比看表演更有体验感。在民俗活动的筹办和参与中,人们的往来更加密切,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以及社会氛围的营造也会有很大的助益。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是人们世代居住的地方,是民俗文化的厚土,是承载和展示民间艺术的平台,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各种各样的乡村民俗活动,展现了新时代乡村幸福生活的具象表达,也是对乡村文化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盘点、整理和发展。民间艺术的活力,蕴藏在百姓的智慧中,充分彰显了各地村民浓烈而厚重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带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展现出更多新时代乡村的生机面貌。

  (作者系北京民俗学会会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