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的平视目光,投向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稿时间:2024-08-19 13:3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8月14日,湖南长沙,雨花非遗馆内,青年代表在用江永女书写就的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红墙前拍照留念。江永女书起源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是全世界唯一只属于女性的文字,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摄
8月14日,湖南长沙,在欣赏川剧变脸后,来自伊拉克的艾哈迈德·法提·艾哈迈德在朋友举着的折扇后模仿起了“川剧变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傅瑞/摄
8月14日,湖南长沙,各国青年代表走进雨花非遗馆,了解并体验中国非遗民俗,来自美国的青年代表克里斯托弗·李·丹尼斯在灯谜展示区前拍照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摄
8月15日,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约200名青年代表参加论坛。距离会场不远的岳麓书院,千年弦歌不辍,亦是此次论坛组成部分——全球发展青年先锋交流营中的一站。
在长沙夏季的骤雨中,岳麓书院“留住”了各国青年。这里曾是中国理学教育的重镇,而理学的一个重要主张是“理一分殊”:万物殊异,却又有根本的道理和共同的价值基础贯通其间。也许不是巧合,这也正是本次主题论坛期间俯拾皆是、正在发生的故事。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场上,年轻人是先锋
本次论坛由全国青联、联合国驻华系统、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湖南省青年联合会承办。
澳大利亚青年张德煌是“未来思维网络”的创始人,在本次论坛的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路演环节中,他带来了“未来黑客‘小创意大生意’创业和能力建设”项目。他在一开场就抛出一个问题:“50年后你会从事什么职业,这个职业今天存在吗?”这个有趣的问题,来自张德煌过去6年工作中的思考。
“创新,不仅仅意味着新的企业,创新更是一种思维,这就是我们发起‘未来黑客’项目的原因。”张德煌介绍,项目聚焦15-25岁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创立自己的企业,将他们的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财务能力、交际能力发挥到极致,“目前我们已经支持了3万名学生,包括创办3D打印企业和咖啡馆的学生,还与100多个非政府组织(NGO)、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
今年3月,“未来黑客”发起年轻艺术家的集市,吸引了2万名参与者。“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可能会联想到AI会抢夺我们的工作,年轻人应该具备AI的技能,才能够保证以后有工作。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的项目并不是要让年轻人成为‘打工人’,而是要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张德煌说。
全球有12亿青年,是当今社会最具活力的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及人文科学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说,作为真正的“数字原住民”,当下青年处于使用新技术的最前沿。2023年数据显示,79%的15-24岁青年使用互联网,成为全球最大的用户和开发者群体。
“我们相信年轻人具有促进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重视像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这样的平台,因为它将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并制定解决方案。”拉莫斯说。
纪录片《中国3》采用“绘画+CG”的呈现方式,让远古中国的山川大地、神话景象、传说人物动起来、活起来;数字人小漾、爱芒导演、AI播报、主持人数字分身等一批虚拟形象,活跃在各个平台之中。在论坛上,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说,“要做最懂文化的科技公司和最懂科技的文化公司。”
龚政文认为,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场上,要以年轻人为先锋,“永远向一线倾斜,向年轻人倾斜”,让更多95后、00后抖擞而出。也是在这样的鼓励和实践中,沉睡在湖南博物院的T型帛画“活”起来了,《岳麓书院》展现的湖湘文脉生动起来了,《奇喵博物馆》《万物友灵》这样趣味化的文博短视频火起来了。
文化传承奠定基础,创新则是前进的动力
在本次论坛上,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经理、故宫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曲亮,与大家探讨了一个古老又创新的话题——“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展望”。
曾经由于时代局限,一些文物保护的技术问题无法完全依靠传统方式解决;如今,新技术在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数字化展示等领域大展身手。曲亮以2021年3月以来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为例:
“现场搭建了新型考古发掘舱,告别了曾经风餐露宿的发掘模式,集环境控制、信息提取等功能于一体。在文物提取、应急保护、现场监测等领域大量应用新技术:原来像脆皮雪糕般脆弱的象牙,得到了精细的保护并得以完整提取;混杂在土壤中的丝绸残留物,也可以通过丝蛋白的检测而被发现,实现了边发掘边保护……”
而在与大众更为亲近的展陈方面,数字技术让我们即使身处世界的不同角落,也能随时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感受那些古老文物的温度和故事。曲亮介绍,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对千余件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开发成“数字多宝阁”交互项目;除可移动文物外,三大殿区、养心殿区、乾隆花园等重要建筑,也完成了高精度三维模型,一座数字孪生的故宫呼之欲出。
近年来,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和希腊、意大利、美国等国,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技术和人文交流。今年3月,由中国牵头倡议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ISO/TC349)正式获批,这是ISO成立以来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首个技术委员会,目前共有32个参与成员国,13个观察成员国。
非洲联盟的《2063年议程》是非洲53个国家未来的蓝图,也通常被称为“我们想要的非洲”。非盟青年特使奇朵·克利奥帕特拉·姆潘巴说,《2063年议程》的愿景之五,描绘了一个具有强烈文化认同、共同遗产和共同价值观的非洲。
姆潘巴说:“在非洲,就像在中国一样,我们丰富的文化织锦中交织着代代相传的故事、智慧和传统。这些文化元素不是死去的文物,而是我们社会生活中鲜活的生命,塑造着我们的现在,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姆潘巴认为,文化传承奠定基础,而创新则是前进的动力,“从肯尼亚的M—Pesa等移动银行解决方案,到尼日利亚的数字健康平台,非洲青年正在利用创新的力量来解决紧迫的问题,提高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
“文化与创新的真正力量来源于协同。”姆潘巴举例,在很多非洲社区,传统的知识体系长期被用于管理自然资源,而通过将这些传统做法与现代科技结合,就可以开发出新方法来适应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非盟还与非洲各地的青年合作,推广数字技术,比如,建立数字档案来保护文物。
当今青年文化的全球性最令人兴奋
“文化和创新,到底是文化追随创新,还是创新追随文化?”伊朗体育和青年部青年事务副部长希纳·卡尔霍尔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认为,青年尤其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年轻人是文化和创新的主力军,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化是我们要继承的遗产,也是我们积极参与的领域,正是通过文化,我们得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重新定义现有范式。”在卡尔霍尔看来,当今青年文化最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其全球性,科技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打破地理障碍,使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都能建立联系,“这创造了一种营造思想和影响力的良好氛围,青年可以为有意义的变革发声”。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人类发展和社会事务委员法都·索乌·萨尔说,文化必须不断进行现代化转化才能得以维持,越鼓励创新,文化就越具有某种吸引力;而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碰撞是有益的,因为这种碰撞促进了交融,“所以,面对威胁我们星球的种种危机时,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依靠文化”。
论坛临近尾声,《青年文学》杂志发布“世界青年文学专刊”。这是我们从“中国在世界中”的角度,投向当代世界文学的一瞥。这一瞥是平视的,也是互相欣赏的,呈现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生存景象。
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说,如今,人们看待世界文学的眼光已然发生很大变化,大概每隔20年,现代小说在地理意义上就会发生转变和“漂移”。20世纪20-40年代,现代小说出现的重点在欧洲;40-60年代,转移到了北美洲和南美洲;70-90年代,更多亚洲、非洲作家涌现——中国当代文学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带着独特的生命印记汇入世界文学大洋。
当然,作品是否会成为经典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一如文化创新也需要沉淀,筛选出值得传承的经验与价值。理解历史,拥抱世界;接过历史,交给青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