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走进老建筑,开启一场时间对话

发稿时间:2024-09-27 10:5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外景。受访者供图

  “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图为建筑群中的老舍旧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摄

  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内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摄

  大家共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才能成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

  ——————————

  走近山东省济南市经三路48号,你会看到一座巴洛克式的二层小楼。虽然建筑不大,这里却拥有近4000件展品。各式各样的电影放映机、电影摄影机、电影胶片、电影拷贝和海报等,在屋内随处可见。即便是在餐桌上,也有电影胶片放置其中。

  这里就是小广寒电影博物馆,是历史上中国第二家、济南第一家专业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的所在地。这座建于1904年的建筑,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亲历了济南乃至中国的百年变迁。它几经更名、闲置废弃,如今被重新修缮,以“电影博物馆+电影主题餐厅”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在记录历史、为人们提供更多更新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探索着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之路。

  “修缮小广寒的资金投入是新建一个房子的3-4倍,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会长、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馆长李建军说,小广寒重新修缮期间,他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重建一个新房子不好吗,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去修破房子?”李建军第一次进入小广寒是在2008年,当时这栋老建筑已经废弃多年,房屋原本的建筑结构破损严重,主体面目全非,相关机构鉴定其为D级房屋,属于危房。

  2009年年初,经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组的反复讨论,小广寒以房屋租赁的方式交由李建军和建筑设计师王建宁全面参与修复运营。修缮历时两年6个月,投资1200多万元,这是济南市市中区首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在最初的构想中,李建军和王建宁本想着投入一两百万元资金,将小广寒电影院旧址简单修复为一个“公共艺术空间+设计室”的空间。随着对这座老建筑了解的深入,他觉得不能轻易这么做。“历史建筑不仅是一个供人使用的空间和场所,也是建造时期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李建军希望,对于小广寒,不仅要将它简单地保护起来,更要让它成为一个承载公众教育功能的文化场所。

  如今,包括小广寒在内的老商埠已成为济南的一张文化名片。2013年,小广寒电影院旧址等9个项目,作为“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推介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早在20年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4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通过《20世纪遗产保护无锡建议》,同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各省市也在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上不断探索。例如,自2006年起,《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2015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西安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1月7日起实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保护老建筑,“活化”利用旧空间,让物理空间转化为社会公众的精神食粮,为近现代建筑遗产的发展带来新力量。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见证,是记录传承延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表示,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建筑师设计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项目。“虽然这些建筑的建成时间还不过百年,但它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成为这个城市发展进程中阶段性的历史文化载体,彰显着历史文脉传承和时代精神风貌。”

  济南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城,百年商埠”是它的两大特点。自1904年开埠以来,一批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在商埠区出现,同时西洋建筑逐渐与本土建筑融合,很多中西合璧的建筑涌现。

  自2016年至今,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的指导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已向公众推介了9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共计900项。这些建筑遗产以可以触摸的方式,不仅让更多人感知历史,也以其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今年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出生于济南。他在儿时看的很多电影,就是在小广寒电影院放映的。看到如今的博物馆,他感慨万千,当年在这里看电影的场景历历在目。

  莫静妍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小广寒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她惊喜。莫静妍觉得,走进20世纪老建筑,历史不再是书上的寥寥数语,那时人们的生活变得立体,自己仿佛开启了一场和时间的对话。

  年轻人在与历史对话的同时,也以他们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济南姑娘周晓彤有一个社交账号,分享散步日记,记录济南的城市风貌,近现代建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胶济铁路博物馆(原胶济铁路陈列馆)是她的最爱,这里的主馆为1915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旧址。近现代建筑汇聚的老商埠,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洪家楼天主教堂等,也都是她的“心头好”。据周晓彤观察,很多濒临倒塌、处于危房状态的建筑因此被重新修缮,一些老街区被改造,进行商业化再利用。这种模式让老建筑重新“活”了起来,“不过,很多人来这里只是为了拍照打卡,没有看到建筑原本承载的故事和文化。”她觉得,这恰恰是老建筑的灵魂。

  近年来,不仅是济南,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新路径,努力让历史遗迹“活起来、传下去”。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文商融合。“随着仿古City Walk等的流行,各方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意识不断增强。”周晓彤说。

  “过去建筑遗产的保护往往是静态监督,今天还要保护那些居住在里面的人和活态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认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真正的主人是公众,要把遗产保护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每一个人,“大家共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才能成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