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金币文化 >> 正文

江山千里望无垠——赏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上)

发稿时间:2023-10-09 17:07:00 来源: 《中国金币文化》第90期

  

《千里江山图》局部

  《千里江山图》为北宋王希孟所绘,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画卷内容描绘了祖国的锦绣山河,表达了一个青年才俊的家国情怀。该画采用传统的手卷形式,为一幅整绢。卷后有宋蔡京、元溥光和尚二跋,钤“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二十八方。画卷经宋蔡京、内府、元溥光、清内府等递藏,后为《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悲凉的王希孟

  自擅画青绿山水的唐代“大小李”将军以来,青绿山水在《千里江山图》横空出世后,走向全新的阶段。王希孟以全息的感触,18岁的格局心境,将江南千山百水收于画卷之上。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宋徽宗建立了翰林图画院,招募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人才,推进了艺术形式的发展与创新。王希孟就是翰林图画院培养的少年天才。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一日,徽宗将《千里江山图》赐于当时的宰相蔡京。令人惋惜的是,创作此画后不久,王希孟便去世了,年仅20岁。后人评价其为才华横溢、满腹热腔却又遗憾早逝的艺术天才。

  但王希孟却不见诸于宋、元时期的记载,《千里江山图》是他传世的唯一作品,卷上并没有他的印章和落款。蔡京在《千里江山图》卷后的一条题跋中有关于王希孟的记载: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进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千里江山图》的鉴藏史

  针对画卷的鉴定和收藏的历史,以及它的学术史内容,简称鉴藏史。其最重要的是考证画家与收藏家、画卷所出现的跋文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脉络。

  《千里江山图》的保存程度非常高,但并未达到完好无损的程度,那它又是如何“受伤”的呢?蔡京跋文中有“天下士在作之而已”,“作之”意为要有所作为,干大事,干正事。徽宗所谓的正事和大事就是推崇该画卷的技法和画法,要求宫廷画师学习摹画该画卷的设色青绿画法。可见,此画并未长期留在蔡京身边,而是在翰林图画院中传阅,以致破损。

  对于《千里江山图》的流传,此前推测北宋灭亡后,此画流向南宋内府。印章卷前有南宋理宗的收藏印“缉熙殿宝”(朱文印)。卷尾金人的印章似乎要早于宋理宗。根据印章考辨印文,最后得出结论是“康寿殿宝”。康寿殿位于南宋内府北内德寿宫内,据《玉海》卷一百六十《宫室》载:“德寿宫,太上皇帝曰德寿殿,太上皇曰康寿殿。”可见此画在南宋时藏于宫廷内府。

  画卷的卷首有相连着破损的纹路,绢质的疲软底部严重磨损,纬线有脱丝。蔡京若在此处题跋,则属大不敬,并且此处跋文似有人为毁坏的痕迹,不似原文。

  对此,一说认为现在的蔡京跋文或移自别处,是受雇于宫廷的装裱画师所为。由此推断,南宋皇室在处理重新装裱一事,考虑过相关政治问题,与高宗处理方式密切相关。由于徽宗重用蔡京等“京师六贼”,遭到了百姓的唾弃。据周密《思陵书画记》载:古书画如有宣和御书题名,并行拆下不用。别令曹勋定验,别行撰写名作画目,进呈取旨。凡经前辈品题者尽皆拆去……

  上述史料表明,就连徽宗御笔都要裁去,更遑论“京师六贼”题下的前辈品题了。但藏家若裁去跋文,画作就会丢失相关信息,所以,为证画作真伪、出处等详情,藏家又设法将蔡京的跋文裁移到卷尾,保留了重要信息。综合推测,可知《千里江山图》遭到了重裱。

  总之,通过题跋的推论,大致能确定宋徽宗将该画赐给蔡京,后流入南宋内府。南宋灭亡后,被元朝高僧李溥光收藏。乾隆年间,该画卷进入内府,清朝灭亡后,从宫中流出。几经辗转,进入故宫博物院,重现世间。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田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