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金币文化 >> 正文

生肖之龙 中华之韵

发稿时间:2024-01-25 22:23:00 来源: 《中国金币文化》

  

  十二生肖,古代又称十二禽、十二兽、十二神、十二虫等。《诗经·小雅·吉日》中的“吉日庚午,既差我马”,被认为是上古时期十二生肖就已经存在的依据。但是当时的十二属相都包括哪些动物,并没有明确的书面文字记载。20世纪70年代,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发现了关于十二生肖较为完整的记录,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缺)、巳虫、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老羊、亥豕,与现在通行的说法稍有差异。我们现在通行的关于十二生肖的说法,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中。也就是说,从汉代开始,十二生肖的组合成形并稳定下来了。

  

  生肖中的12种动物应该是古人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种动物都极具符号特征,非常具有概括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如此,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和动物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通过在不同层面上的组合,生肖动物可以传递出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二生肖就是一组符号,是被赋予了某种文化意义的符号,人们可以借该组符号来表达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秩序观等。因此,能够进入十二生肖序列中的动物必须具有明确的类别和属性,同时,这些动物还必须具有无限延展的阐释空间,以供人们在文化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去重新解读和重新阐释。

  

  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分属不同种类,包括禽、虫、鱼、兽等,如东汉王充《论衡·讥日篇》中有“子之禽鼠,卯之兽兔也”的记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还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如明代学者杨慎曾经说过:

  子鼠丑牛十二属之说,朱子谓不知所始。余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日中有金鸡,乃酉之属。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属,日月阴阳互藏其宅也。

  也就是说,兔子与十二生肖中的鸡一起,分别代表月亮和太阳,这是兔子和鸡能进入十二生肖序列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五行之相生相克的观念也是人们挑选动物的依据,例如东汉王充《论衡》中记载:

  五行之气相贼害,含血之虫相胜服,其验何在?曰:寅,木也,其禽虎也。戍(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

  

  那么,在十二生肖体系中,龙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首先,十二生肖中的11种生肖均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禽、兽、虫等,而龙则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神兽。根据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的记载,龙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形兼具各种动物之所长,被称为“鳞虫之长”,因此也就具有了某种神性。在古代文化中,龙的一个突出特性便是善于变换形体,即古人所谓的“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高乎其著也”。在古代帝王服饰的十二章纹中,龙通常情况下表现为两条嬉戏对舞之龙,与山相对,一个寓意随机应变,一个寓意沉着稳重,这两种都是帝王及臣子们必须具备的品德。在古代,帝王的龙袍上通常绣有12种纹样,用来标记帝王和臣子的品性、操守和责任,如日、月、星辰,有照临的意思,星辰为光明,华虫取其文采,宗彝取其忠孝,粉米取其洁白且有济养之德等。一般而言,只有天子才有权力同时使用十二章纹,诸侯大臣、公卿贵族则根据自己的级别分别选用日、月、星辰以下的九章,或华虫以下的七章,或藻以下的五章,或粉米以下的三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为瑞兽,为帝王之兆。将龙纳入十二生肖系列,就使得十二生肖兼具了帝王和平民、神圣和世俗两种类别,意义重大,也使得十二生肖更具有表现力。

  其次,如果说十二生肖中的动物都有着明确的阴阳属性,那么,龙的属性是什么呢?传说龙有“八十一鳞,具九九之数”,九为至阳之数,因此,龙属阳。在十二生肖组合中,龙可以与马相对,一为天,一为地;一为阳,一为阴。宋代陆佃《埤雅》中说:“《易》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龙,天类也;马,地类也。”宋代王安石也曾说过:“龙,天类也,能见,能跃,能飞,能云雨而变化不测,人不可系而服者也。马,地类也,能行而系乎人,其为物有常者也。”前文谈到,在古人的观念中,鸡和兔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以此类推,龙和马则是将天和地也纳入十二生肖当中,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十二生肖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两性合体,体现了一种近乎于神的神圣性,具有创造生命的寓意,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十二生肖中还蕴含着古人的方位和四时观。古代的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古人用来确定方位和四时的。汉代佚名《三辅黄图》中有“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的记载。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地位,《道藏·混元八景真经》中记载 :“四象者,生成世界,长立乾坤,为天地之主,谓之四象。”在四象中,龙属东方,色为青;虎属西方,色为白。因此,将龙和虎纳入十二生肖,就使得四方的观念也进入到十二生肖系统之中。另外,龙和虎还常被分别用来代表四时中的春和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二生肖中的龙虎组合具有昭示经纬、四季节令,使天下知时节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家族十分庞大。《广雅》中将龙分为四种,即“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按照《荀子·劝学》中的说法:“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蛟龙常潜于水。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三十引《淮南子》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蛟龙伏潜于川,而卵剖于陵。雄鸣上风,雌鸣下风,而化者,形精之至也。”应龙是一种长着双翅的龙,传说应龙曾帮助大禹治水,以尾画地,成为江河,将洪水导入了大海,大禹才得以顺利完成任务。虬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于地而未曾升天之龙,龙身蜷曲盘绕,等待一飞冲天。螭龙则是一种头上无角的龙,传说螭龙有着老虎的头和龙的身体。《汉书音义》引韦昭言“螭,似虎而鳞”,又引郑氏“螭,虎类也,龙形”。依据颜色,龙可以分为五色,如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九引汉代纬书《河图》曰:

  

  “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生青龙,赤金千岁生赤龙,白金千岁生白龙,玄金千岁生玄龙。”此外,中国的龙还有夔龙、苍龙、蟠龙、黑龙、烛龙、蛰龙、腾龙、飞龙等。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经发展为蕴含着无数含义的文化象征符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现在的龙,不仅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还肩负着凝聚华夏民众之心的重任。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龙的喜爱,龙的符号性会越来越强,寓意也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