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金币文化 >> 正文

龙年来了:又是一年风云际会

发稿时间:2024-02-20 14:31:00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4年2月3日,来自“天宫”的一道祝福,划亮了星空。“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龙”首次登上太空。

  2月4日下午,距离除夕夜还有五天,从江苏来北京旅游的赵先生夫妇带着俩闺女,站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人群簇拥的“龙墩墩”专柜前,买下了一整套四个盲盒的“龙墩墩”,“过年了,给孩子买的礼物,就是一套‘龙墩墩’盲盒,四个颜色都齐了,不担心单个盲盒打开以后,很可能就撞了色。”

  截至记者发稿,北京多家“龙墩墩”的线下专柜已经断货。以“吉祥龙”“龙墩墩”为首的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译为知识产权),俨然成为春节里的“团宠”。与生肖文化紧密关联的年俗里,生物界并不存在的龙,又何尝不在十二生肖的众兽队列中,占据着“顶流”级别的咖位?民俗表演里的舞龙,年年都不会缺席;传承千年的打铁花绝技,火龙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儿;在全国文博场馆中吸引着最多客流量的故宫博物院,各式各样的龙形更是数不胜数。这一传说中既能上天又能潜水、可以兴云也能布雨的祥瑞之兽,集合了众多动物的形象元素,说它有形其实无形,反倒被古往今来的设计师与能工巧匠们赋予无限的创意和灵感。时至今日,它是文化IP里时不时现身的“顶流”,更是散落在民间最具国潮特色的文化符号。

  “奥运文化+十二生肖”:“墩墩”从“网红”变“长红”

  “换了装的‘冰墩墩’,看起来好高级!”“几个墩墩排排坐,绝对是龙族一家亲!”2月4日下午,新搭建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门前的玻璃展柜内,超大尺寸的“龙墩墩”吸引了各路行人的目光,他们时不时驻足拍照,各类感言不绝于耳。设在大厦一层的“龙墩墩”专柜前,前来挑选“龙墩墩”的消费人群,既有外地游客,也有北京市民。

  “是赤火龙、青木龙、黑水龙,还是白金龙,我就不知道了,老伴儿属龙,是个讲究人,今年本命年,除了纯金龙头的红绳手链,再给她买个‘龙墩墩’的盲盒,就当图个乐儿。”73岁的白先生,家住北京朝阳区,在柜台前仔细端详对比,称盲盒款“龙墩墩”的质地与尺寸,更合乎他的心意。

  有“冰墩墩”珠玉在前,同年“虎墩墩”、兔年“兔墩墩”和龙年“龙墩墩”的出现,接二连三成为爆款。2022年底,王府井工美大厦前购买“兔墩墩”的消费者排起长队,开售后两个小时,首批商品全部售罄。两个月前,“龙墩墩”首发当日,工美大厦门前再度排起长队,首批500件商品又被“秒空”。上市两个月来,“龙墩墩”系列商品的销售冠军是盲盒,仅工美大厦一家店就已售出近3万个。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引发全球各国运动员的“团宠”与市场追捧,也助推着这一冬奥文化IP在各方努力下,成功延续着热潮,与中国人情有独钟的十二生肖文化乃至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以新形象亮相,也前所未有地成为奥林匹克历史知识产权在中国奥委会辖区内的再利用。2022年末发布的灵动可爱“兔墩墩”,就以北京传统民俗中的经典形象“兔爷”为创意灵感,标志性的服饰与兔耳朵纳入了设计元素。据“兔墩墩”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介绍,“兔爷”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民俗形象与民间传统玩具,是兔年当仁不让的吉祥形象代表,逢年过节期间的“送兔爷”“请兔爷”习俗,正是寓意着平安健康、万事顺遂。

  “‘龙墩墩’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为创意灵感,选择‘四海龙王’传说作为创意基点,代表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期待,一并展示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和理念,有机融合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与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结主题。”同为“龙墩墩”的设计师,林存真告诉记者,其整体风格仍然延续“冰墩墩”圆润、可爱、呆萌的特征,但龙的造型与龙鳞的装饰,赋予它更多的力量感和神秘感,凸显出龙固有的生机勃勃之特性,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威风凛凛、生龙活虎之意。

  “千龙吐水+以兽镇脊”:故宫藏有最丰厚的龙文化

  “故宫里的龙,到底有多少?”

  “没法数,光是太和殿上,据说就有1万多条。”

  一对赶在春节前来京旅游的年轻人,在故宫博物院宁寿宫区皇极门外的九龙壁前如是对话。这座体形庞大的单面彩色琉璃照壁上,除了九条色彩对称、体形硕大的正龙、升龙和降龙,其他雕刻在庑殿顶、斗拱间、瓦当上等各处的龙形,据统计多达600多条。

  “从左或从右数过来,中间的正黄龙都是第五条龙,且各龙均有五爪,在明清时期,崇尚九五之数,代表天子之尊,并且九条巨龙与皇极殿、宁寿宫,都坐落在南北轴线上,腾飞于海水之上,彰显着威武和庄严。”故宫出版社非遗编辑室主任徐海介绍说,游客前来故宫必打卡的九龙壁,建于清乾隆年间,全高近3.5米,宽29.4米,顶部覆盖黄瓦庑殿顶,下方铺就白石雕刻的须弥座(源于印度佛教中佛陀所坐的基座样式,随佛教传入中国后普及),除形体巨大外,琉璃之色也正是这座巨型照壁的突出特征。

  但要论起故宫景点中的“顶流”,三大殿实属名副其实,并堪称“群龙环绕”。作为明清时期皇帝的大朝正殿,三大殿之首太和殿,是故宫院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在太和殿的前方,沿台基铺就、上下三重层叠的汉白玉雕刻“蟠龙御路”,位于台阶的中央部位,山崖、海水、流云之中,雕刻着九条高高凸起的巨龙,可谓气象万千。而在三大殿尾部的保和殿身后,却藏有故宫院内最大的一块云龙石雕,厚重的青白石上,同样是九龙腾于云中的威严气象,最下端也是一律的海水江崖纹,有着江山永固的深邃寓意。

  “紫禁城三大殿的高台,可观天、望气、观敌、检阅,并能抬高木建筑,免受水淹,兼备防震功能。”据香港艺术家、设计师,也称“作书人”的赵广超在著作《紫禁城100》中所述,没有建筑的台称作坛,这三大殿的高台,既有台的功能,又有坛的意象。在这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的台基四周,伫立着1453根排列齐整的汉白玉栏杆柱,称作望柱,头部雕有云龙期风图,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追逐的目标。而在望柱底部,一个个既用作排水又用以装饰的石雕龙头,号称是传说中龙族里天性最好嬉水的“螭”,有着疏淤通塞的神力。据统计,大小螭首共有1142只,逢大雨时会出现“千龙吐水”奇观,彰显着这座古建筑蕴含的无穷智慧。

  如果说,三大殿有着不可撼动的皇家威仪,殿顶屋脊上的琉璃走兽之“龙”,便是威仪中的奇趣点缀,源于“龙生九子不成龙”的传说典故,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以兽镇脊、避火消灾”传统的沿袭运用。在太和殿顶的正脊两端,十三块龙纹琉璃构件组成了巨型防水部件——龙吻(鸱吻),相传为龙的九子之一,性格“好望好吞”,口咬屋脊,封护住屋面前后坡的交会部位;四边垂脊的前端,传说中的骑凤仙人率领一溜镇脊小兽,起到祈福、装饰、保护的三重作用。在普通宫殿建筑中,此处走兽多为奇数,最多不会超过九,但太和殿安放了十个,是现存古建筑中的孤例。

  “太空+网络+全球”:龙IP“热”出天际

  龙年到了,换个新年特色的手机壁纸,还是龙主题的微信红包封面?2月2日,小年当天,故宫微博平台上传的龙纹手机壁纸,一度火上了热搜榜。趁着这股热度,故宫博物院不失时机地推出便于公众线上参与的龙年主题活动:2月4日正式开启“祥龙贺岁”线上展览,通过“龙与生肖”“龙生九子”“龙纹图案”“龙在故宫”“祥龙献瑞”五大模块,涵盖龙文物图文、视频展播,以及建筑中的龙元素全景展示,包括新春文创等互动内容,包含了中文版和英、法、俄、西、日五个外文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龙在故宫”模块依托“全景故宫”向公众展现了故宫建筑中的龙文化,整合了太和殿、养心殿、储秀宫、九龙壁、万春亭等区域全景,制作出了龙主题的热点按钮,并将这些区域中的代表性龙元素通过高清图片予以展示,方便公众快速找到藏于故宫古建筑中的龙形象。

  通过官网“数字文物库”栏目,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辰龙献瑞”文物专题,精选出了瓷器、玉器、漆器、织绣等283件藏品,为公众呈现故宫博物院从红山文化时期的C形玉龙到清朝帝王龙纽玺印的特色珍藏,包括矾红地描金云龙纹油棰瓶、银錾刻鎏金双凤纹带托龙耳杯等代表性文物,同时利用“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知识图谱”,提供了丰富的检索标签,观众从中可欣赏到6000多件与“龙”相关的明清服饰和日常用品。部分藏品还公布出全新、多维度的文物影像,观众通过链接即可前往数字多宝阁或名画记,以不同浏览模式探索藏品中的细节。

  2月3日晚,在覆盖全球范围的2024年“欢乐春节”活动启动仪式上,驻守在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手持“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龙”,以视频方式向现场观众和全球华人送上来自“天宫”的龙年新春祝福,该生肖吉祥物由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为“欢乐春节”这一持续在全球推广10多年的春节文化品牌设计而成。

  “集合了多方智慧,我们组成考古学、美术史、设计专家等跨学科联合团队,从考古学角度展开调研,先研究龙形象的历史演变,寻找龙造型的特征与文化属性,再结合春节文化、生肖文化、吉祥物设计特征等要素,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背景人群进行了调研访谈,力求贴合大众需求,初步完成‘吉祥龙’设计后,又与生产厂家进行了七轮打样测试与反复调整,最终完成了整体设计工作。”据“吉祥龙”设计师林存真介绍,其五官、表情、动作、色彩搭配都做了艺术处理和创新:如元宝鼻,寓意财气满满;祥云耳,寓意吉祥如意;火焰眉,寓意红红火火;微张的龙口,表示和蔼可亲;萌萌的大眼睛,显得软萌可爱;张开的前爪,示意积极友好。此外,火焰纹、祥云纹、京剧脸谱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细节设计中,以红色、金色、黄色作为主色调,彰显出春节固有的喜庆氛围。

  从2023年兔年春节开始,“欢乐春节”活动开始正式启用吉祥物,从多国元首手持“吉祥兔”送上新春祝福,到普罗大众通过春节互动活动赢得“吉祥兔”,这只由中央美术学院操刀设计、以福袋为创意基点的长耳朵、短尾巴“吉祥兔”,着实在全球范围火了一把。不仅实物玩偶让人眼前一亮,逗趣的衍生表情包也夺人眼球,2023年春节期间仅在微信平台就被发送了近10万次。

  红红火火的春节文化尤其生肖文化,已然成为一年一度的文化IP角力焦点,并逐渐占据各种数字平台的主角位置。从一经上市就爆火的龙年邮票、龙年纪念币、“龙墩墩”等,到临近甲辰龙年到来之际各大文博机构、各行各业相继推出的各形态各载体龙元素,文化IP之路正是方兴未艾。可喜的是,它正将文物从故纸堆里挖掘了出来,更将传统文化尤其古老民俗的活力重新唤醒,又是一年风云际会。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