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金币文化 >> 正文

这些极地科考小知识,您了解吗?

发稿时间:2024-04-17 15:06:00 来源: 《中国金币文化》

  1984年,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登上乔治王岛,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开启了极地探索之路。此后,我国共建成长城站等4座南极科考站和黄河站等2座北极科考站,2024年2月,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四十年来,中国在极地科考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不仅是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精神的彰显。 

  北极科考站 

  1925年,中国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签订国可在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群岛上自由出入或进行科学研究等活动。 

  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终于建成。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北极黄河站 

  2018年10月18日,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北极科考站正式运行。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除黄河站之外又一个综合研究基地。 

中—冰北京科学考察站 

  南极科考站

  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起步于1980年。1980年1月12日,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南极大陆,在南极探险和开发史上隆重地写下了“中国”的名字。 

  1983年6月,中国加入《南极条约》。1984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向阳红10”号船首赴南极,于12月30日登上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礼,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从这一年起,中国每年派出考察队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1984年12月30日,长城站奠基

  南极常年科考站 

  南极常年科考站一般规模较大,各种建筑设施齐备,全年都有人在站上工作。这些站里科研项目较多,实验手段先进,许多项目是常年连续不间断地进行。这种站一般夏季人员较多,冬季人员相对减少,越冬人员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和科学家两部分。常年科考站就像一座建在南极冰雪王国的微型城镇,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南极科学城。在南极地区,各国常年科考站有50多个。我国的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新建成的秦岭站都是常年科考站。 

南极长城站

南极中山站 

南极秦岭站 

  南极夏季科考站 

  南极夏季科考站,即每年南极夏季(11月至次年3月)才有科学家工作的考察站。它们大多数建在条件恶劣,而又特别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地区。冬天到来之前,人员撤离,考察站关闭,待到来年夏季再使用。夏季站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有些也备有动力、机械设备和队员生活居住的设施。南极夏季科考站大多数是常年科考站的“子女”站或叫“卫星”站。我国有两个夏季站,一个是昆仑站,另一个是泰山站。 

南极昆仑站 

南极泰山站

  科考破冰船 

  探寻极地和深海是人类的科考前沿。近年来,我国以极地科考船为代表的极地装备与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涌现出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科考船。 

  中国两代极地科考破冰船是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冰层(含0.2米雪)的“雪龙”号和有全球首艘具备艏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而有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极地”号也有望承担科考任务。 

“极地”号科考破冰船

  “雪鹰601” 

  “雪鹰601”是为中国南极科考特别是远距离内陆科考特别定制改装的机型,采用了超过数十项专门适用极地环境飞行的技术专利配置,作为后勤保障平台,不仅可让科研人员和设备更快速地抵达科研现场,同时飞机本身也是一个移动的“实验平台”。

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雪龙”号科考船时指出,南极科考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发行极地科考项目不仅是对中国科考事业的纪念,也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颂扬。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发行公告,定于2024年4月17日发行的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金银纪念币的币面内容精彩丰富,分别以南极和北极为主题,运用丰富多样的设计元素,结合极地旗舰生物、科考场景以及地理特征等,展现了我国的科考事业成就和极地自然风光,在方寸之间展现了极地科考的壮丽画卷。同时,该项目也是我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建设成就类的全新题材,将弥补海洋科考、极地治理主题的空白。

责任编辑:田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