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大唐通宝”与“大唐镇库”金币
发稿时间:2024-07-15 11:17:00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提起“大唐通宝”古钱,总会有人误以为它是大唐帝国的钱币。其实不然,“大唐通宝”的“大唐”指的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
“大唐镇库”钱币是我国最早的镇库钱,由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元宗李璟所铸造,是中国钱币流通史上十分珍稀的古钱币。所谓镇库,即永镇财富之意,这种钱个头大,钱体厚重规整,铸造精良,彰显了南唐国力的强盛。
镇库钱承载着古老的东方文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朝廷在铸造钱币以前,往往会举行“镇库”仪式。首先铸造极少量大型货币,然后在库房中设立神堂,将这种特制的大型钱币悬挂,上披红绸,下挂流苏,供奉财神、仓主、土地、火神等神位,即古人为了祈求吉祥富贵、安居乐业。
铸造镇库钱都是采用最好的材质,至少达到同时代优质“母钱”工艺水平。字体挺拔,边廓整洁厚重,内穿干净工整,非流通货币,传说大唐镇库仅存一枚,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堪称稀世珍宝。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这种题材的“大唐镇库”三克方孔金币,沿用了原“大唐镇库”的形制,完美体现了古代钱币的神韵,填补了集币爱好者的空白。由于其发行数量仅6万枚、独特方孔圆钱题材、具有鲜明个性化特点,或收藏,或投资,深受藏家喜爱。
“大唐通宝”为国号钱,与“大唐镇库”同为五代十国南唐元宗李璟所铸,“大唐镇库”为镇库特大钱,而“大唐通宝”为流通货币,《十国春秋》记载:“元宗又铸大唐通宝,与唐国通宝通用”。数年后,盗铸蜂起、渐次轻小,以大、小区为二种,即大样与小样,这种钱币大多制作不精,直径略小于唐朝“开元通宝”,一般在2.4厘米之下,重约3克,真书犹含隶意。按钱背纹饰区分,有光背和背月两种,背月的直径小一点,在21毫米左右,光背的大一点。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政权混乱的时期,如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的割据时期。政权不稳,社会动荡,币制混乱,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等现象。五代十国时期,各地纷纷设炉铸钱,钱币多杂乱无章,质量低劣,也出现了不少珍稀币,如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铸造的“天成元宝”、十国后蜀孟昶铸造的“广政通宝”、十国齐王李昪铸造的“大齐通宝”等等。而“大唐通宝”铸造量也相对较少,明显小于同时代的“唐国通宝”,目前“大唐通宝”大样价格已超过千元,普通品种也近千元。提到“大唐”,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大唐盛世”,寓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