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金币文化 >> 正文

清辉璀璨
中国古代的银两货币(下)

发稿时间:2024-08-09 17:21:00 来源: 金融时报

  元代银两货币

  元朝推行钞法。由于政府以白银作为发钞准备金,使得白银取得了与纸币同等的地位。元政府对金银实行国家买卖政策,在流通领域,人们按纸币的面额可折换成白银,白银也可以兑换成纸币,使得白银的流通更为广泛,成为主要通货。

  元朝白银货币的型制主要是银锭,仿铸于宋、金朝。依据形状,我们一般将宋代以前银锭称为“银铤”或“银锭”,元朝银锭也称之为“元宝”。“元宝”一词唐已有之,其后历代皆有将铜钱称为元宝者,但将银锭定名为“元宝”则始于元朝杨湜所提。《元史》中记载:至元三年(1266年)杨湜“加诸路交钞都提举,上钞法便宜事,谓:‘平准行用库白金出入,有偷滥之弊,请以五十两铸为锭,文以元宝’,用之便”。这就是“元宝”一词被用作银锭称谓的最早记载。

  元银锭有重五十两、二十五两、五两三种,五十两银锭存世不多。银锭铭文字样有“扬州元宝”“辽阳元宝”等,表示银锭铸造之地。因为元朝银锭一直鲜有出土,所以新中国成立前学界对其基本没有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深入,元朝银锭陆续有所出土。

  1977年9月,吉林省农安县三宝人民公社广山店生产队出土2枚银锭,均呈束腰形,锭面微凹。其中一枚锭首横书两行文字“蒙山银课”“天字号”,下直书六行文字。另一枚锭首横书两行文字,分别为“蒙山银课”“元字号”,下直书五行文字。这是出自元代蒙山银场的岁课银锭。这两枚银锭的出土,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是研究元代蒙山银矿史、采冶技术、管理机构、制度、银课兴革以及货币制度和白银货币形态的珍贵实物。

  通过考察目前存世元代银锭的型制和成色,我们可以了解元朝银锭的基本情况。观察元朝银锭的外形,其两端外圆弧都较南宋金时期的银锭大些,特别是元朝晚期的银锭最为明显,边缘上折,表面较凹,这是明朝银锭变成船形的前身。铭文有镌刻和戳记两种,文字较长,内容涉及银锭的用途、铸造机构、相关官员、银匠和纪年等。元朝银锭的型制,早晚各有不同。早期的平准银锭和税银锭,都是两端外圆弧、两侧内圆弧,外表形似南宋和金代银铤。

  通过考证银锭上的铭文,我们可知元朝银锭的收缴和铸造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工匠在铸造银锭时,现制作出金属模具,浇铸时先将白银熔化再注入模具,稍加震荡平整表面后自然成形。银锭上面的铭文是成形后加工而成。

  明代银两货币

  明朝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明中期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益扩大和频繁,货币经济也迅速发展繁荣。随着政府财政需求的不断扩大,银两逐渐成为主要支付手段。隆庆元年(1567年),政府规定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这标志着国家承认了白银货币的合法地位,白银作为主要的货币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万历初年的“一条鞭法”,规定各项赋税皆用银折纳,从而更加确立了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地位。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这是明代中后期货币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明朝白银货币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我国银锭的型制在明代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宋元时期的白银,一般铸成束腰形的铤状。自明代初期起,铸造的长度变短,厚度增加,束腰较小,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为突出,似为翘翅,整体犹如轮船造型。

  从出土的官府铸造银锭实物来看,一般大锭重五十两,其次三十两、二十两、十两。另据史料记载,还有重为五两、三两、一两直到一钱,更轻的则重一钱或三分、五分。还有一种性质比较特殊的大银锭,重量可达五百两,应为镇库之用。

  明代一般把五十两重的银锭称为“元宝”。《金瓶梅》第十四回描述李瓶儿转移财产时写到,“搬出六十大锭元宝,共计三千两,叫西门庆收取人情,上下使用”,这里提到的就是五十两重的银锭。小的银锭则称为银锞、小锞、锞儿等,零碎的银子称为碎银,如《醒世恒言》卷一六提到“锞儿”,每个锞儿重10两。《三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七回提到,重“二三两小锞儿”。《金瓶梅》第五十六回提到“三五钱一块的零碎纹银”。

  因白银在铸锭过程中,会形成螺旋形的同心细丝纹,从纹路排列、清晰程度以及银锭的颜色即可直观地看出银锭的含银量,成色越高,银锭的纹路越多越清晰,颜色越白。从现存史料看,明人已能从银锭铸造时留有的特殊纹路和色泽判别银锭的含银量。

  五十两银锭上一般都錾刻有铸造地点、重量、来源、年份、官吏或银匠姓名等铭文。铭文大多是錾刻而成,铭文种类很多,题材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各种侧面,清晰展现了明代田赋折银的历史演进和折粮银锭称谓的变化。民间铸造流通使用的小银锭一般多无文字,形制轻重不等,以长圆形为主,也有不规则的翅边,正面有细丝涡纹。

  清代银两货币

  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一个从古代货币演变为近代货币的转折阶段,同时又是一个近代货币体系建立的时期。清朝货币制度基本上是采用银两、制钱平行本位制,并发行纸币。银两是清代的主要货币,在当时上至国家的财政经济各项开支,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以银两计算。

  清朝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地域色彩浓厚,流通状况极为复杂,大体上有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牌坊形等。

  清政府对制钱的铸造有统一规定,但对银两的铸造却没有标准,以致在全国各个地区,形成了银两流通市场混乱的局面。清各省都设有铸造银两的官营炉座,而且允许私营炉座铸造银锭。因为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造成了全国范围内银两的重色、成分各不相同。

  清朝银锭品种繁多,主要有大锭、中锭、小锭、碎银等。因浇铸时范中残留气体的原因,银锭底部大都留有不规则的气体空洞,俗称“蜂窝”。蜂窝的深浅和色泽是当时人们鉴定真假和成色的依据之一。因白银容易氧化,所以银锭表面常被一层黑色和灰白色的氧化银所覆盖。

  大锭,又称“元宝”“宝银”“马蹄银”,形状类似马蹄,一般每锭重五十两左右。清代早期元宝,具有弧首束腰的特征,呈现锭面内凹、拱身。两端上翘、周边微突的现象。至乾隆中晚期,银锭的形制因流通区域的不同而开始呈现各异。北方承袭元宝锭的形状,南方演变成方形的银锭。元宝多用于巨额支付,一般重量在1850克左右。中锭的形状大多作锤形,也有作马蹄形,称为“小元宝”,每锭重约十两。小锭,又称“锞子”“小锞”,形似馒头,重一两至五两。如《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描述:“说着,便抽开繫子,掏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来与他瞧。”碎银,即散碎银,又称“滴珠”“福珠”“粒银”等,重量不等,大多重一两以下,没有规则的形状,锭面微凹,并有丝纹。

  成色,指银锭中所含纯银的比例,通常以每一千份中所占的份数来表示。清朝银锭的用途主要分三类:一是地方留存。各地州县在每年征税完成后,随即上书上级机构申请前来核查,并指派专门官员监督拆封,然后将各种成色不一、形状各异的大小银锭,先销熔再铸成足色银锭,并标明州县名、纪年和银匠姓名等信息。熔铸银锭后会将其中一部分银两留存在本地,作为各种军饷、官吏的供俸及地方办公费用。这种留存使用的银锭特征非常明显,一般只在锭面砸有一个地名或地名加上银的成色,还有写明纪年的。二是上解省库。每年各州县在完成当年的税银收缴后,除留存本地的部分外,其余的都须上解省库。这种解银的铸造是有具体要求的,一般必须在锭面标明地名、纪年、银炉或银匠姓名,缺一不可,主要是便于验收。咸丰以后,税种繁多,为区别各类税种,又在银锭上标明不同的税名,如地丁、捐输、津贴、盐课、厘金、关税等。三是商业用银。清代各地商业贸易极为发达,各类经营银钱业的钱庄、银号、票号遍布全国,往来钱数巨大,商业用银数量极大。从存世的银锭来看,商铸银锭占了大部分,是很常见的品种。其特征主要是锭面有一两个戳记,内容是银号名称或银匠姓名,或者二者皆有。

  清朝银锭使用地区很广,包括直隶省(含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等地区)、山西省、东三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银两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不便之处,如形状和重量多种多样,名称和种类过于复杂,成色高低不齐,不仅增加了银两货币的使用困难,也限制了银两货币的流通区域。清代中晚期后,银两制度的落后性越来越明显,最终被型制整齐划一的银元所代替,在中国使用千年之久的银两货币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元)“至元十四年·扬州元宝四拾九两九钱”银锭(背面)

  (明)十两银锭

  (清)“厘课 官钱局”砝码形银锭

  (作者为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馆员、钱币学家) 本版资料图片整理 飞鱼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