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储蓄罐到“一掌通”
中国人75年的存钱与花钱方式变迁
发稿时间:2024-10-09 16:15:00 来源: 金融时报
家中的铁皮盒里,是否还留有一沓厚厚的“活期一本通”存折存单,不管经历过多少次搬家和断舍离,都不舍得扔掉?也许,真正舍不得的,是见证和陪伴国人走过数十年岁月的记忆匣子,以及这一物件带给每家每户由来已久的安全感。
“除了存折存单,家里还留着一个用了近40年的存钱罐,卷了10多捆1分、2分、5分的硬币,虽然用不上了,但不会扔,要传给孙子辈儿。”祖祖辈辈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72岁“活力老人”柴玉芬(化名)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这是父辈传承下来的节俭习惯,她也曾经用这些硬币省吃俭用地买下各种心头好。但到了她这一辈,储蓄已不再局限于银行存款和存钱罐,支付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卡,通过一部手机,查询存款、转账支付、生活缴费等各种需求都可以满足,是名副其实的“一掌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事关千家万户乃至各行各业的新中国储蓄事业重新起步,不仅对此前的存款遗留问题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更踏上了恢复秩序、建章立制的新征途。随改革开放到来、经济活跃度提升、信息化建设提速,居民的储蓄习惯与支付方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折实到折子
“大米1斤、生油1两、煤球1斤、龙头细布一尺……”记者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了解到,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和中国银行在上海开办了折实储蓄业务,将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生活物资,作为一个个折实单位,每日挂牌交易,储户存的是货币,被折算成了实物,根据物资的折实牌价进行存取。
“折实储蓄业务,源自解放区举办的以‘饻’为单位、按实物保本储蓄的经验,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保本储蓄原则意味着钱存在银行里更安全,有效保障了储户的购买力。”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告诉记者,这一做法吸引来大量存款,成为过渡时期稳定市场、平衡现金收支的有力举措。
1950年1月到1952年7月,作为折实储蓄向货币储蓄转化的一种过渡手段,保本保值储蓄业务出现,兼具折实储蓄、货币储蓄的双重性质。“储户取款时,如果折实牌价上升,可以按折实牌价计算进行保值,如果折实牌价下跌,可以按货币利率保本,利息按照原存款规定来计算。”黄沂海告诉记者,这样的业务品种,依然折射出民众对通货膨胀的顾虑,随着我国财政、经济状况逐步好转,保值性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全部改为货币储蓄。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兼具定期、活期储蓄长处的定活两便储蓄、零存整取形式的小额贴花储蓄,以及顺应消费者多元化、灵活性需求而推出的有奖储蓄、外币储蓄、礼仪储蓄等新储种相继出现。
“我就是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把攒了一年的120元取出来,凭单位工会发给我的一张自行车票,自己又添了几十元钱,购置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用了整整20年,每次都擦得特亮,下雨天还舍不得骑。”柴玉芬告诉记者,1970年参加工作后,她每月挣17元,存入10元,日常开销7元,在那个靠着零存整取储蓄方式改善生活的日子里,量入为出是硬道理。
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朴素的储蓄概念,当狩猎或采集时收获颇丰,就会有意识地将多余的食物贮藏起来,以备物资匮乏时所用。时至今日,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不言而喻。“它汇聚闲散资金,变零星的消费资金为生产资金,为经济建设服务;调节社会供给和货币流通,促进金融健康发展;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正确引导消费和投资;发扬勤俭节约的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黄沂海说,储蓄作为推动国民经济结构优化、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活力的重要经济手段,历经实物储存、货币储藏、存款储蓄这几大形态,已然是人类社会金融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关系着千家万户,更折射出经济、政治的千丝万缕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5.8倍,年均实际增长6%。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水平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6796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56年实际增长35.5倍,1957年至2023年年均实际增长5.5%。其中,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2114元,比2013年的5246元名义增长130.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比2013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显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已由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生活状况在持续改善,衣食住行消费构成也在发生诸多变化。
从刷卡到刷码
有消费,自然离不开支付。像柴玉芬那样即便年逾70也能熟练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扫码支付的“活力老人”,并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经历过20世纪80、90年代银行卡出现并普及带来的支付体验改善,再次接受新生事物,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美好期待。
“我至今都记得,用铝合金饭盒小心翼翼装着零存整取了一年的现金,购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生怕弄丢了,后来有了银行卡,甭管是在银行柜台买水买电,还是通过ATM机给亲戚朋友转账,都大大方便了。”柴玉芬说,和周围很多同事一样,她在20世纪90年代末给自己置办了人生的第一张银行卡。
同时具备储蓄、支付两大功能的银行卡,刷开了电子支付的大门。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中国第一张银行卡,引领国内银行进入了“卡时代”。
1987年10月,位于上海外滩的工商银行计算机房建成运行,团队研发ATM应用系统和与之配套的银行卡——“浦江卡”问世,成为上海人的第一张工资卡。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研发的ATM系统,使中国第一次有了与计算机大机联网的自助取款业务,同时通过银行卡将另一端与活期账户联系了起来。”黄沂海介绍说,当时有“财神卡”“白玉兰卡”等好几个候选名字,最终众望所归定名“浦江卡”,卡面以外滩和黄浦江为背景设计。上海人正是从“浦江卡”开始认识了银行卡,而后萌生了借记卡、贷记卡、信用卡的概念,并在ATM机上学会了银行自助服务的基本操作。
“当年的‘浦江卡’在上海市民脑海里植下了刷卡时代的胚芽,近距离触摸到信息化社会的脉动,起到了金融普及和市场培育的启蒙作用。”黄沂海说。随后,牡丹卡、长城卡、龙卡、金穗卡、太平洋卡等“信用卡家族”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广告语犹在耳畔,日新月异地变换着中国百姓的支付体验与理财生活。
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1999年,中国电商真正进入实质化的商业阶段,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这对零售支付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批专业化的支付服务机构诞生,通过整合不同银行的网关接口,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网上支付信息交换服务,成为银行机构之外最早提供专业化支付服务的“新面孔”。
对于零售支付市场出现的新兴主体,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相结合”原则,鼓励和支持其创新发展、规范发展。如今,支付机构已成为零售支付市场的重要力量,与银行机构一起,提供丰富多样的零售支付产品,尤其在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支付服务流程,提升支付服务便捷度,增强支付服务可及性,有效满足了公众的个性化支付需求。
“我国已是全球最大、最发达的移动支付市场。”来自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显示,以二维码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5%左右。同时,数字货币、手机非接支付、刷脸付甚至掌纹付等新兴支付方式仍在涌现。
包容性宗旨
“到了中国才发现,如果不能熟悉操作手机上网功能,你几乎什么也干不了。” 今年9月初来华考察旅游市场的德国兆歌文化公司(One Billion Voices)相关负责人梅勒妮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她来过中国,此次以德国旅行商身份赴北京、新疆踩线调研,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俨然今非昔比,手机客户端的功能几乎涵盖到了方方面面,既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也对众多习惯于传统现金支付、信用卡支付的德国旅行者提出挑战,有必要在他们旅行之前就做好相应的提示与准备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超过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9000多万笔,金额140多亿元,均同比增长7倍。近一年来,旅游业复苏迅猛,政策利好一再释放,吸引各国外籍游客到访中国。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支付便利化的多项部署下,扩大“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业务范围、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交易限额、试点用户分层认证等一系列措施,显著提升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
另据银联统计,2024年上半年银联外卡内用交易金额中,线下实体卡占45%,ATM取款占43.5%。这表明,新支付方式的出现,并不会彻底消灭传统的支付习惯,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各类支付方式将长期共存。“这也正是支付便利化所主张的包容性宗旨。”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俊峰日前指出,在多元格局下,兼容共生、协同发展是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回首这75年,从塞满大大小小硬币的储蓄罐,到零存整取、量入为出的存单,再到打开电子支付便利化大门的银行卡,到如今几乎满足全方位消费的“一掌通”移动支付,中国人在解决衣食住行各项花销的支付环节,走出了一波后来居上的“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的体验感,真真切切触摸到了这个信息化时代的脉动。
大康银行业务宣传品储蓄罐“扑满”。
十几卷齐整整的硬币透露出北京居民的储蓄情结。方华摄
爱国储蓄海报。
上海人的第一张工资卡——浦江卡。
以二维码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已成为我国主流支付方式。图为北京市民通过手机刷码乘地铁。方华摄
(本文资料图片由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