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罗衣行:明妆丽服拜新月
发稿时间:2019-09-10 15:38:23 来源: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正是金风荐爽、玉露生凉的仲秋时节,长街上又挤满了盛装出行的游人们,往来不绝。
图片来源:北京汉服协会
中秋节,始于唐初,盛行于宋,明清时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说唐玄宗曾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这才开始流行过中秋节的习俗。到了这天,人们常出门游玩,特别是闺阁女子,这是少有的能够自由出游的日子。换上一身轻便行头,“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再对着菱花镜,梳个简单发髻,描个明媚妆容,便可高高兴兴出门去。
“一般还是穿平常的衣服,只不过更好看一些。”怀衿汉服社前社长晓艺说,除了官方祭月典礼,寻常百姓在中秋节服饰的选择上并无特殊要求,只需按照场合选择服饰。若是到街市游乐,自然是利于行走的常服或便装,相当于现代的日常衣服;若是大户人家举办拜月仪式或赏月宴会,通常会穿“常礼服”,即介于礼服和常服之间的传统服饰,相当于现代较为隆重的小礼服。
“此时月已上了,咱们且去上香。”《红楼梦》七十五回中,贾母领着一众女眷焚香祷月,拜毕,前往凸碧山庄,赏月游戏至二更时分。夜深露凉,鸳鸯便拿了兜巾与斗篷给贾母御寒。古人四季服饰的款式类似,只是厚度、件数有所不同,春夏为单层布料的“衫”,秋冬为双层布料的“袄”,如若觉着冷了,便加件褙子、披风、斗篷等,类似现代的外套。
从红楼梦的叙述中可以发现,清代拜月仅限女子参加,故有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而在清代以前,男女皆可拜月。宋代金盈在《醉翁谈录》中对宋人中秋拜月的风俗作了详尽的描述:“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愿: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目如皓月。”十二三岁的年纪,便可穿上成人服饰,打扮成大人模样,拜月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