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话中秋 >> 正文

中秋节俗:从全民狂欢走向文化自信

发稿时间:2020-10-02 16:28:00 来源: 南京日报

  作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陶思炎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同时,还在节日经济、民族认同等层面发挥着有效的促进作用,并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标志。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来看看老南京人是如何过中秋的,中秋这个节俗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嬗变?

  秋季祭月肇始于先秦时期

  中秋节又叫做“仲秋”“夕月”“秋夕”,还称作“团圆节”“月饼节”“八月半”,在老南京的口头则多有“八月节”的俗称。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朗风清,故又有“中秋佳节”之称。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是对中秋景致的最好概括。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秋季祭月、中秋迎寒的传统。《国语·周语》有“秋暮夕月”之载,而《礼记》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此外,《周礼》载:“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可见,祭月、迎寒是在秋季,在暮秋或中秋。不过,作为民俗大节的中秋节在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中却形成较晚,大约产生于唐代。唐时在宫中和文人雅士间有八月十五搭台望月和备酒玩月的风气,但还未形成全民的风俗。

  到了北宋,不仅出现了“中秋节”的名称,而且已成为“贵家”和“民家”共享同乐的节日。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

  可见,在北宋,中秋节已如同元宵节一样,成为装饰门户、饮酒赏月、通宵嬉戏、夜市喧阗的全民狂欢的节日。

  寄寓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

  中秋节以月亮为标志,而中秋的月亮又是花好人圆的象征。中秋的民俗主题大多与我国古代有关月亮的神话和信仰联系在一起。

  月亮的主题是“不死”,并由“不死”产生了再生、生育、永恒、团圆等文化联想。屈原在《天问》中发出了“夜光何德,死则又育”之问。月有阴晴圆缺的周而复始的盈亏变化诱发了古人关于“不死”的联想,于是,创造出嫦娥、蟾蜍、吴刚、桂树、玉兔的神话和传说。南京人在中秋之夜总是会给孩子们说说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以开启他们天地幻想的心智,留下永久的节日情结。

  嫦娥偷吃不死药而奔月的神话,最好地演绎了“不死”的主题。这个不死的自私的女人,只能被打发到不死的境界——月宫,去受清冷、寂寞的惩罚而永无终日。因此,唐代诗人李商隐才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咏。

  蟾蜍作为月亮的兽体形象,是月亮的精魂和象征。这种兽体宇宙模式的构建,乃出于对这些动物形象与习性的文化理解。蟾蜍身有痱癗,形似月中的环形山;蟾蜍有冬眠春甦之性,其生命活动的循环,又恰似月的盈亏之变。因此,蟾蜍成了月中之物,成了月亮的象征。

  至于吴刚和桂树,也都有“不死”的象征。据唐代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棵月桂树因“树创随合”,而表明其为不死之树。吴刚“学仙有过”,看来他仙已学成,已是长生不老之人,并能飞迁异境,但他犯了大过,被罚到月中去做砍树的苦工。因为只有在月亮这一“不死”的境界,对他的惩罚才能遥遥无期。

  如果说,蟾蜍像月影,玉兔则像月中的亮面。兔子的多生多育之性,也使古人联想到月亮的常生常育。在汉代的画像石上有玉兔捣药、蛤蟆丸药的图像,这种制作不死药的场景也表明玉兔同样具有不死之性。汉魏《乐府诗集》中有“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之句,能采制“神药”者,自然也是“不死”之神。

  嫦娥与月亮的神话最富于浪漫精神,它通过现世与异境(人间与月宫)、美丽与丑陋(嫦娥的外形与内德)、明朗与幽暗(玉兔与蟾蜍)等对比关系调动人的审美想象,以产生情感的波澜,并影响了西方文艺中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南京素有赏月咏诗之传统

  南京的中秋节俗主要有祭月、玩月、摸秋等。

  古有“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之说。中秋节祭拜月亮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是天体信仰的岁时化和仪式化。旧时祭拜月亮,或祈月圆人圆,或祈多生多育,或求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因月为太阴,是妇女的保护神,故拜月有“先女后男”之序,亦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

  南京人中秋拜月一般在室外摆台设供,并摆放瓜果、月饼作为供品。供案上陈放的果蔬食品,大多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芋头(相遇)、红菱(洪福)、莲藕(相怜)、石榴(多子)、毛豆(喂玉兔)、月饼(团圆),以及栗子、柿子、鸡头果等。拜月时一般由妇女依次跪拜,默默诉说心中的祈愿,不外乎“愿月常圆”“早生贵子”“合家平安”之类。

  南京人有玩月的传统,早在中秋节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就有秋日玩月、赏月的佳话。传说东晋时“牛渚玩月”故事的发生地在今安徽当涂采石矶,属汉秣陵(今南京)辖区,谢尚、袁宏二人江上泛舟,赏月咏诗之兴为后人所效仿,成为六朝以来的建康风俗。北宋中秋节形成之后,有登台望月、登楼玩月、临轩玩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赏乐活动,南京人把中秋夜家人团坐聚饮叫做“圆月”,把出游街市叫做“走月”,把全家共同赏月叫做“庆团圆”。南京在明代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则建有朝月楼,其中建筑在秦淮河南的玩月桥每年赏月者络绎不绝。

  “摸秋”是南京地区较独特的中秋节俗,作为妇女的民俗活动,它以乞子求孕为主题。

  据《金陵琐志·炳烛里谈》卷上载:“江南妇女艰于子嗣者,每于中秋月夜潜至菜园,偷一瓜回,以为宜男之兆。谓之摸秋。”另,光绪《六合县志》载:“(中秋)乡村愚妇有夜分私取园瓜,谓之摸秋,以兆生子。”此外,《金陵岁时记》载:“金陵俗,中秋月夜妇女有摸秋之戏。尝往茉莉园,以得瓜豆宜男。”瓜为多子果实,秋日瓜熟子成,瓜瓞绵绵,以此求子。以偷的方式进行是为了表现风俗仪式的神秘性,而选取八月十五,因这天月儿最亮最圆,人们欲以月圆兆人圆和愿圆。

  南京中秋节物流行“桂花”元素

  南京的中秋节物主要有月饼、桂花等,其中以月饼为必不可少的节日标志。

  北宋虽有了“中秋节”的名称,但类似当今的“月饼”似未形成。月饼究竟始于何时?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指的是一种加糖和油酥的小圆饼,可视作月饼的雏形。到了南宋,正式出现了“月饼”的名称。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有“月饼”二字,但这是一种带馅的蒸制的食品,与今日烤制的月饼大不相同。此外,南宋临安一带的“市食”中还有“七色烧饼”,这种用果仁、饴糖、油酥烧烤成的圆饼,与后世月饼略微相近。在郊县乡村中仍有八月十五自家锅烤糖饼或馅饼的风俗,实为中古“月饼”的遗制。

  将月饼用做中秋佳节的馈赠礼物和食物大约形成于元末明初。明代的“月饼”除自制外,亦有从市中购得者,且有高低不同的价格差别。月饼的出现,传说张士诚利用民间在中秋节相互馈赠月饼的风俗,在饼下放着一方小纸,上书“杀鞑子”三字,百姓见之,遂于中秋之夜揭竿而起,从此苏式月饼下便有了衬纸。传说虽不可全信,但透露出一条文化信息,即月饼的最后定型大约在元末明初时期。

  至清代以后,月饼形制多样,名称迭出,有圆形、月牙形、方式者、多角式、椭圆形等,其大者饼圆如三尺月,厚径寸而高起,皆蟾轮、桂殿、兔杵、人立,或吴刚倚树,或嫦娥窃药,精致夺目。月饼品种的名称因图案或配料的多样而富诗意,例如“嫦娥奔月”“西施醉月”“三潭印月”“银河夜月”“东坡腾皓”“银河映秋”“五仁罗汉”“冰片莲蓉”“凤凰西山”“宝鸭穿莲”等。近年还出现了用黑米、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海带等黑色配料制作的“黑宝月饼”,用凤梨、榴莲制作的“水果月饼”,用金丝燕的燕窝制作的“宫燕月饼”等。过去的穷人家买不起月饼的,就自制糖饼,或买盖有“月光饼”三字的圆形饼皮,以供敬月或食用。

  南京地产的“宁式月饼”也很有名,包括曾作为清代贡品的六合瓜埠的“赖月饼”、金陵椒酥月饼、五仁月饼、椒盐月饼等。

  其中,六合的“赖月饼”最为著名。瓜埠赖月饼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蜚声国内外。六合“赖月饼”,形大,直径20厘米左右,每块重0.5公斤,它以麻油、特级面粉为主料,配以白绵糖、五仁、桂花、果汁等十余种佐料精制而成,外形美观,酥软不腻,香雅味醇,为月饼中的佼佼者。

  金陵椒酥月饼也是南京的名特优质产品,它以富强粉、白绵糖、麻油、去皮麻屑、熟面、松仁、玫瑰花、金橘饼等为原料,经制皮、擦酥、制馅、包酥、包馅、装盘、烘烤等工序而制成,具有平整圆满、金黄油润、松酥爽口、麻香味浓、酥皮层次分明等特征。

  月饼是社交的礼品、拜月的供品,也是节日的食品。南京人有中秋节早上和夜晚吃月饼的习惯,此外,还重视中秋节的晚餐,喜欢吃桂花鸭,饮桂花酒,吃芋苗、芋头和熟藕,主要菜肴有栗子红烧肉、毛豆米子炒鸡丁等,有的人家还会吃湖蟹。中秋晚餐也是全家团坐、其乐融融的盛宴和聚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几乎与年夜饭相当。(陶思炎)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