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专家热议:千余处儒家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

发稿时间:2022-09-27 10:0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曲阜9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书院等儒家文化遗产1000余处,这些遗产如何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成为今天举行的尼山文物论坛的主要议题。

  本次尼山文物论坛是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九场平行分论坛之一,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曲阜市人民政府、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共同承办,来自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30余名文物专家和一线工作者现场参加了本次论坛。

尼山文物论坛现场。(杨国庆 摄)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会长刘爱春介绍,调研统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儒家文化遗产546处,包括文庙327处,书院144处(有5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含文庙、书院两种类型),儒家名人庙祠、故居、藏书楼等其他类型80处。除西藏、宁夏、内蒙古之外,各省(区、市)均有分布,东部、中部、南部分布密集,湖南、四川、河南、广东等省分布均在40处以上,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之一。

  近年来,国家、各省市对儒家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水平在不断提高。

  如今,福建的泉州府文庙延续“庙学祠合一”特色,充分融入地方文化教育与生活,不仅如此,它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儒家文化遗产的展示体验和国学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为载体,广泛开展祭孔、教育和节庆等各类文化活动,举办专题展览。

  除了有效利用,当地对这座文庙的保护同样不遗余力。据统计,20年来,泉州府文庙开展了5次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保证了文庙整体的文物安全,大成殿修缮项目入选了2020年度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名单。

  “我们以创意活动活化传统人文空间,讲好儒家优秀传统的时代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扩大文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将其打造成为泉州文化生活名片。”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何振良介绍。

  自1995年成立至今,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不仅成立孔庙保护专家委员会,指导各地孔庙(文庙)、书院开展修缮、展陈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同时主导开展了全球同祭孔、纪念孔子诞辰等文化传播活动,推广古礼展示、儒学讲座、传统体验等公众参与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儒家文化影响。

  2020年以来,各地孔庙(文庙)、书院等单位开展了广泛的线上文化活动,推出了云游文庙、云赏国宝、研学云课程、线上读书会等230余批次的互动活动。各地孔庙(文庙)在坚持60岁以上老人、全国教师、孔子后裔、军人、残疾人等免费参观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免费游景区、半价游景区等惠民政策,推出了全国医护人员免费游景区,医护、公安及其配偶、子女免票等政策。

  论坛上,专家们同时指出,现阶段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仍存在一定缺憾。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京传通过梳理78所京杭大运河沿线现存有遗迹或延续文脉的书院发现,目前存有文物遗存或延续文脉,却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所占比重较大,保存状况较差。对于已经开放的书院遗产,也有部分存在利用不当、遗产遭到破坏的情况,不利于书院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功能延续和创新利用是书院遗产利用的方向所在。然而调研显示,京杭大运河沿线大部分书院遗产保留了某一种功能,功能发挥不全面,受规模、资金等限制,利用形式缺乏且落后;有的甚至原有功能已经消失,并未开展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多为居住、闲置状态,功能得到综合发挥,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情况较少。他建议可通过国学教育、儒学传播、遗产旅游、文化创意等方式进一步利用。

  “目前近70%的儒学遗产已对外开放,但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雷同、体验不高、影响力低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展示利用进行提升。未开放的也存在展示需求。这都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提出指导性原则。”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沈旸介绍,基于以上背景,他带领团队编制了《儒学遗产展示利用指导手册》,旨在为各地儒学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利用提供框架性指导。

  “儒家文化遗产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提高保护利用水平,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价值挖掘和有效利用,应用科技创新手段,吸引社会力量参加,积极开展社会合作,发挥尼山论坛等平台优势,更好散发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服务精神文明建设,赋彩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在今天的视频致辞中说。

责任编辑: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