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
发稿时间:2024-12-14 10:28: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李博)12月12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入实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 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场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伟介绍,北京将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推动文化遗产从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转型升级。
北京全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统筹推进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构建连片成线的整体保护格局,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不断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带动老城整体保护,推进48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景山等文化遗产历史格局逐步恢复,有700多年历史的万宁桥焕发新颜,中轴路南段实现贯通,中轴线历史风貌生动再现。“我们积极发挥中轴线申遗牵引作用,全面带动老城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和周边环境治理,对各级文物及历史建筑、胡同街巷、历史文化街区应保尽保。鼓楼与景山万春亭、正阳门箭楼与永定门、‘银锭观山’等多条历史文化廊道再现老城记忆。”陈伟说,“我们以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持续推进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北京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提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品质,实施文物保护工程200余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万寿寺面向公众开放,路县故城遗址“一馆一园”将于明年对外开放。成功创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国家5A级景区,北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游船通航,建成开放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和市民热门打卡地。
北京以本体保护为重点提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管理水平。“我们创新引入多学科协同、研究性修缮和科技保护,建立三级长城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箭扣长城挂牌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陈伟说,“我们还推进《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立法,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保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实施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等,推动长城保护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北京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彰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独特魅力,着力推动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努力打造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地区和国际交往活动重要承载地,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面启动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力推进香山买卖街、煤厂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推动模式口老街换新颜,还高质量推进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等。
陈伟表示,接下来北京将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首都革命文物等遗产资源,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工业遗存保护,创新开展老字号和非遗保护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从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转型升级。
北京将深入总结中轴线申遗成功经验,持续推进相关腾退迁建项目,进一步修复中轴线历史风貌。充分挖掘老城各类文化资源,加强空间格局、文化生态、景观风貌等整体性保护。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牵引,提升“三条文化带”品质。同时加强数字技术赋能,探索文化遗产多元化展示利用方式,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