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轮播图 >> 正文

北京首个聚焦会馆片区建设的创新政策出台
会馆有戏 文保升级

发稿时间:2022-07-20 12:20:00 来源: 人民日报

图为7月19日,演员在颜料会馆表演。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核心阅读

  近日,北京东城区发布《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作为北京首个聚焦会馆片区建设的创新政策,文件提出立足会馆特色,拓展活化利用途径、搭建地域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建设城市文化新场景,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会馆承载多样地域文化,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首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作为北京首个聚焦会馆片区建设的创新政策,《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近日在临汾会馆发布。该文件立足东城区丰富的会馆资源,提出五大发展愿景、明晰18条落地举措,进一步推进会馆旧址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利用,推动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促进传统文化街区更新,努力让会馆成为亮丽的名片。

  举办演出

  拓展活化利用途径

  前不久,位于东城区的颜料会馆里响起了悠扬婉转的音乐。沉寂多年后,这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晋商会馆再次焕发活力。

  演出以山西绛州鼓乐律动的鼓点开场,经典的曲目、精彩的演奏带领现场观众领略国乐之美。北京演艺集团负责人介绍,演出以民乐为主,融合京剧、唢呐、舞蹈、杂技等表演,突出“颜料会馆、山西会馆、丝竹会馆”三大特色。

  史料记载,颜料会馆始建于明代中后期,由山西的颜料、桐油商人集资所建,当时人们常在此雅集听戏。如今,看着会馆内的戏楼,仍能想象当年的盛况。

  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提出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推动下,“会馆有戏”系列活动陆续登场,8个会馆先行先试。

  2021年10月,颜料会馆修缮完成迎来首场演出,成为前门地区首个“有戏”的会馆。依托会馆资源,东城区自去年以来通过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进一步拓展会馆旧址活化利用途径,“会馆有戏”全面落地,百年戏台再现光影,沉睡文物焕发新生。一批量身定制的演出,成为“大戏看北京”的新表达。

  联动各地

  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会馆有戏’还只是会馆活化利用的第一步,此次推出18条落地举措,希望能进一步焕发东城会馆的文化活力。”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会馆肇始于明代初期,是当时同籍贯、同行业之人在京城设立的为同乡、同行提供集会、寄寓的房舍。历史上,各地风土人情、文化特色与北京的文化气质生动融合,催生出一系列独特文化。据统计,东城区现存37处会馆,在北京会馆的发展变迁进程中有独特地位。

  《措施》致力于发挥会馆旧址文化交往、经济互动的重要价值,利用会馆的文化黏性,鼓励相关省区市深度联动会馆开发与利用,引入优质文化项目、资源、产品,逐渐将会馆打造成文化交流的“会客厅”。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四所所长阎照表示,《措施》紧扣会馆的文化核心价值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创新性地提出了立足东城区、面向全国各省区市的文化和商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会馆旧址的资源开发与运营,与各省区市在多领域融合创新,加强文化事业、产业协作,积极对接各地驻京办、文化单位、商会、地方知名企业,搭建地域文化交流展示平台。这一举措一方面调动了各地文化机构进一步向北京聚集的动力,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会馆修缮投资、内容创新、运营维护的全链条问题,更将进一步以此为基点带动相关联的名人故居、文化场所及其周边文化街区的整体活化发展。

  “以往在腾退、利用会馆上对会馆原发地这一因素重视不足,与各地政府、企业联动不够。”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佰明认为,会馆与其他历史建筑的区别就在于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情感价值。《措施》提出鼓励引导地域文化主体参与文物保护与利用,鼓励与相关省区市深度联动,支持各地优秀文艺院团、特色原创文化产品、优秀戏剧、经典曲目等进入会馆旧址展演展示、交流合作,为会馆的活化利用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馆一策

  建设城市文化新场景

  前门草厂三条与西打磨厂街交会处,一座古朴的灰色小楼就是临汾会馆。2017年,这里建成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

  临汾会馆始建于明代,2015年,东城区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布局,对临汾会馆进行了修缮。现在走进馆内,能看到多处历史遗存。在此基础上,临汾会馆结合文博场所公益属性适度开展产业化利用,实现了会馆新生。“我们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的角色定位出发,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目前已有近万人次走进会馆,参与实践。”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勇介绍。

  在政策引领下,如今,临汾会馆所在的西打磨厂街已经成为文创与科技、古建与流行元素互融的文化街巷,展现了不同于前门西区商业区的“静生活”。

  前门地区是北京会馆最为集中的区域,仅前门东区就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各地会馆29处,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目前,超过半数会馆已完成完全修缮或局部修缮,部分已作为文化办公或展示空间实现利用。”前门项目负责人李军介绍。

  会馆修缮和保护是“新生”的前提和保障,《措施》提出,东城区将分类研究37处会馆旧址修缮利用情况,对已腾退修缮的会馆旧址,加强资源整合与注入,对未开发利用的会馆旧址整体制订修缮计划与利用方案。同时,梳理东城区腾退院落保护利用情况,做好资源共享与价值转化利用整体设计,连片构建东城区文物活化利用新格局。

  会馆旧址的利用还将突出个性。“将以建成历史文化精华展示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馆、创意文化集聚示范馆、文化消费潮流引领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馆为总体目标,在统一设立评审和遴选机制基础上,进行‘一馆一策’活化利用。”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东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城区将在会馆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基础上,让社会力量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通过搭建统一、便捷、高效的运用平台,整合科技、人才、资本优势,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撬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入,推进会馆活化利用的协同创新、成果转移和社会共享,努力打通文化链与价值链,使文化既开花又结果,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体验,促进高质量的文化消费,推动历史文化街区转型升级,建设吸引市民打卡的文化新场景。(本报记者 贺勇)

责任编辑: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