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云游非遗·影像展 | 《非遗·匠心》传统工艺

发稿时间:2020-06-11 10: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韩玉)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今年首次尝试开展“云游非遗”全线上推广活动。作为本次活动重头戏,“云游非遗·影像展”已全面上线,1000余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在线进行公益性展播。“云游非遗·影像展”推出“拥抱身边的非遗”系列专题片,从传统医药、传统体育、非遗美食、非遗手工艺以及传统表演艺术五个方面梳理非遗资源,呈现当下非遗传承和保护成果。其中,《非遗·匠心》(传统工艺)打开了传统技艺非遗宝库的大门,让公众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手工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它类型繁多,形式多样:染织、编结、烧造、铸锻、木作、髹饰、雕塑等门类,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而像陶瓷、玉雕、景泰蓝、剪纸、刺绣、竹编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类都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自2006年首次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传统手工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传统手工艺可谓宝库,是历史久远、依托民间、源于生活的“活化石”。然而,传统手工艺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不是那些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作品,还得是那些隐藏在上乘佳品背后,饱含着一代又一代工匠心血精华的手法技艺。 

  全国各地有许许多多执着守护传统天地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把自己对历史传承的热爱,与时俱进的融入了不同的手法技艺,让老祖宗留下的珍奇瑰宝有了与新时代同步的灵魂。普通的天然香樟、苎麻等原材料,由于有了汤春甫的精工技艺,变身为享誉世界的天台山干漆夹苎。传统的紫砂壶工艺,经高振宇的大胆革新、兼收并蓄,赋予全新的灵动生机。杨栖鹤截至目前七代的家族传承,让杨氏泥彩塑绽放独具魅力的绚丽之光。这些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能工巧匠,使几乎濒于失传的传统技艺得以保存到现在,也让今天的我们对于“匠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祖辈们通过长期生产生活而积累的文化、民俗和传统技艺,凝结着非遗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其中不少也与现今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源远流长,舞文弄墨不仅可以成为一技之长,更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笔墨纸砚,古老的文房四宝也因此成了许多普通人家的常备之物。 

  有人说,“复古”是非遗传承的一个重要的特质。与考古不同,非遗传承人所挖掘、所保护的不是有形的物件,而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特殊本事。在江西景德镇这个几千年锻造而成的“瓷都”,存在着太多瓷业技艺完善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偏偏就有一批普普通通的烧窑人,多年怀揣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修整和复制那些保持老城泥土滋味的瓷窑作坊。 

责任编辑:田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