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湖北舞剧《乐和长歌》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

发稿时间:2025-10-10 13:1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0月8日至9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共同创作排演的原创舞剧《乐和长歌》,作为湖北省五大入围文华奖终评作品之一,登上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的舞台,参与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的激烈角逐。该剧以编钟文化为根脉,深度融合楚式美学与“礼序乾坤、乐和天下”的精神内涵,成为本届艺术节中展现湖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作。

  舞剧《乐和长歌》以春秋时期为历史背景,取意“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将楚地文化巧妙融入舞蹈叙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恨、忠与信、个人命运与家国选择的动人故事。剧目不仅展示了浪漫瑰丽的楚式美学,更艺术化地展现了楚人开拓进取、追求和平、倡导和谐的生命哲学与文化气度。 

  此次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的精彩亮相,是湖北省近年来文艺精品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该剧汇聚了国内优秀的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主创力量,从剧本构思到舞台呈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和精雕细琢。 

  谈及创作理念,导演王舸表示,《乐和长歌》不仅是对楚文化的崇高致敬,更是一次对当代舞台艺术表达的积极探索。团队希望打破传统历史叙事的框架,运用现代舞剧的审美和语言,激活深植于楚文化中的基因,借古喻今,让千年的礼乐文化通过舞蹈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传递“乐和天下”的人文精神与珍爱和平的当代启示。编剧许锐表示,这部舞剧的创作灵感深深植根于编钟这一国宝级文物,编钟所蕴含最深刻的是中国的礼乐文明,剧目最终希望表达的是中国人对天下秩序的理解,传递中华文明中和谐共生的礼乐精神。

  据悉,自2024年12月启动巡演以来,《乐和长歌》已在全国超过10座城市演出20余场。演员吴思浓在剧目中饰演“希音”一角,为了塑造勇敢、坚韧、敢爱敢恨,甚至可以为了家国大义牺牲生命的女性形象,吴思浓在上百次的排练复盘中不断调整和打磨表演方式,力求真正融入角色。演员黄琛迪饰演的角色,需要戴着特制眼罩完成大量舞蹈动作,这也是他习舞以来最具挑战的舞剧体验,此外,角色内心从迷茫到觉醒的转变过程也极为复杂,需要反复研究、揣摩人物心理,才能准确把握表演状态。黄琛迪坦言,他感到非常荣幸,最终能站在中国艺术节这一最高舞台上完成演出。

  “从剧本打磨到全国各地巡演落地,团队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追求极致。”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青年实验艺术团团长董旺介绍,为了打造精品舞台,剧组先后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修改研讨会议。“在巡演过程中,我们会认真收集每一场观众的反馈意见,并据此进行实时优化,希望让每一场演出都比上一场更精彩。“从武汉首演到成功晋级文华奖终评,团队始终根据各方专家评价和观众观剧疑问,持续优化舞台呈现细节。”

  评选活动中,行业专家们一致认为,《乐和长歌》实现了文化深度与艺术创新的有机统一。该剧既深耕楚文化沃土,精准复刻了编钟、楚舞等代表性文化符号,又通过当代艺术手法重构历史叙事,其对“止战休戈、和衷共济”价值理念的生动诠释,与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形成了跨时空的呼应,赋予了作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记者 刘尚君)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