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爱茶者,必爱壶。壶是茶的容器,好茶需用好壶泡才更香;好壶须以茶泡养之,方显韵味。本期人物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有匠心”第三届宜兴紫砂全手工制壶大赛参赛选手林欢,一个80后的丁山姑娘,她与紫砂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欢的紫砂世界。
“我生活在一个茶的世家,爷爷和父母都是做茶的,从小看着他们制茶、炒茶、还有泡茶。打记事起,家里的茶几上就摆着紫砂壶,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讲究,渴了直接对着壶嘴喝茶都是有的。”回忆起儿时生活,林欢感慨万千,“长大后自己开始做壶,家里茶几上的紫砂壶都换成我做的壶了,爷爷和父亲也会用我的壶泡茶喝。”
也许从对着壶嘴喝茶的那刻起,林欢就爱上了紫砂。都说丁山人,终究逃不开紫砂壶的命运。林欢选择做紫砂壶,正是从小在家庭氛围熏陶下的爱屋及乌,大学特地选了美术相关专业,提高自己的审美,毕业后放弃了外地高薪外企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回到家乡从事紫砂行业。有人问林欢,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做壶不是浪费了?她笑笑说,他不懂我……
小百科
丁山,由鼎山简化而至,是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俗称,中国紫砂文化发源地。地名出现于北宋,因丁山大河北岸有座小山叫丁山(俗称山头上),以此山而得名。嘉庆间《重刊宜兴旧县志》“宜兴全景图中写作“丁山”;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曾写作“鼎山”,据说是“丁山、乌龟山、羊角山呈三足鼎立状,故称鼎山。建国初期,为了书写方便,恢复写作“丁山”。“鼎”与“丁”是两个不同的字,并非繁体和简体的关系。
80后的林欢,已经入行7、8年了,去年参加了“我有匠心”第二届宜兴紫砂全手工制壶大赛,时隔一年来,她的变化非常大。那时的她对紫砂充满好奇,什么壶型都想尝试,现在的她觉得应该专注把一种壶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她认为:“匠心就是沉淀,做壶是一辈子的事业,不能草草跨步,这样容易摔倒,唯有坚持与沉淀才值得被尊敬,勿忘初心。”
作品《禅心》介绍
《禅心》灵感源自佛家禅文化,壶身敦厚朴实,贴以莲纹点缀,似佛陀莲花底座,壶纽造型取意抽象的坐禅者。壶嘴向外伸展,一种静态又向上的勃勃生机扑面而来。提梁突破了传统中规中矩的形状,似佛陀身光普照大地,整体造型庄严静谧,禅蕴十足。
不久前,林欢通过了助理工艺美术师的考核,这无疑是对她多年努力的极大肯定,她的梦想是设计一款以“林欢”命名的紫砂壶型,被广大爱茶爱壶人士认可,被历史长河传承与铭记。
“我有匠心”第三届宜兴紫砂全手工制壶大赛集合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紫砂匠人,这里高手云集,精彩纷呈。大赛报名已经启动,如果您也能现场制作全手工壶,赶紧报名参赛吧!点击全文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