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纪念币,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水平,为人们打开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详细]
当时间只属于自己,只属于景泰蓝工艺,分分秒秒都随着那一道道工序而变得纯粹起来:制胎、掐丝、焊丝、点蓝、烧蓝、打磨…… [详细]
国风音乐以其歌词中优美的意象、清朗的意境、富有民族特色的韵律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得到越来越多中学校园中的年轻人的喜爱。 [详细]
消失的野生白鱀豚、极度濒危的东北虎、珍稀濒危植物秦岭红杉……在近年的科普中,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紧迫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濒危语言”仍是一个陌生概念。 [详细]
近日,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启动,该遗址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将长江中下游栽培稻的历史上溯至一万年前。 [详细]
日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5万余件(套)新增珍贵文物名录,其中包含两枚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印章实物——“雪衲”和“傳綮”。 [详细]
1837年,当查尔斯·达尔文第一次在一个小笔记本上画出“生命之树”的草图时,他正试图解开人类最大的谜团之一:我们从何而来? [详细]
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以及全球至少50%其他物种大规模灭绝,德帕尔马称,塔尼斯遗址记录了小行星碰撞地球的那一天。 [详细]
为了更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今年中国将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详细]
农业是伴随人类文明最古老的一个现象,如果把文明理解成一个立体结构,可能最稳定贯穿的轴心就是农业。数字社会就10年,信息社会不到50年,工业社会有几百年,但农业,1万年。或许将来出现了“宇宙社会”,但农业依 [详细]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阐释为“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办。 [详细]
近日,唐朝上官婉儿的墓志,在陕西考古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展出。素有“巾帼宰相”之称的婉儿,身世迷离,才学不让须眉,命运跌宕起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