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时隔17年,大克鼎大盂鼎重聚上海

发稿时间:2021-06-19 12:13:00 来源: 文汇报

大克鼎和大盂鼎联袂亮相“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讯(记者李婷)在我国古代,青铜大鼎被视为国之重器,社稷象征;有铭文者,更用以称扬先祖之美,明示后世之用。大克鼎、大盂鼎是迄今为止有长篇铭文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昨天,这两件稀世珍宝重聚上海博物馆,亮相“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

  本次展览中,上海博物馆联手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自商代晚期至战国的有铭青铜鼎21件。这些青铜鼎均为上海博物馆1952年成立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其中尤以潘氏家族捐赠的克、盂双鼎再度相聚吸引广泛关注。

  大克鼎、大盂鼎于十九世纪先后出土于陕西眉县、扶风地区,后为潘家珍藏,历经战乱,世代守护,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代表家族将此双鼎无偿捐赠给国家,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大盂鼎应征北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自此盂克双鼎,镇守南北,见证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2004年2月,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曾举办大盂鼎和大克鼎的联合展出。时隔十七年,两鼎再度相聚,备受瞩目。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克鼎、大盂鼎被并列安置在展厅中央,与常规陈列不同的是,这一次文物外围并没有罩上玻璃防护罩,为的是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欣赏其细节部分。

  “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堪称中国文物天地最壮美、最瑰丽的诗篇之一。”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从文物的前世今生来看,它们的前世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那种灿烂辉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尤其是在青铜艺术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从晚清以来,收藏家的藏宝和护宝行为中,我们看到了收藏家发自内心的最深挚的爱国情怀,还有对文化传承的那种热忱,那种力量。“这种捐赠行为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各界爱党爱国,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新中国的一种情怀,因此我们选在建党百年之际来办这样一个展览。”

  “这次展出的鼎虽然数量不多,但展品的年代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涵盖整个青铜时代的发展高峰,几乎覆盖了所有鼎的造型,且展示的所有青铜鼎都带有铭文,为流传有序的历史名品。”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主任马今洪告诉记者,除了大克鼎、大盂鼎,此次展出的秦公鼎、刘鼎、宁女父丁鼎、父庚祖辛鼎等其他19件青铜鼎也颇具看点。秦公鼎由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捐赠,其上有铭文记载此鼎为秦公所作。刘鼎由孙煜峰捐赠,铭文似以钺砍人头状,为商晚期常见的族氏铭文。宁女父丁鼎由李荫轩、邱辉夫妇捐赠,铭文记宁氏女子为父丁(公公)所作祭器。父庚祖辛鼎由沈同樾女士捐赠,铭文记此鼎是为父庚、祖辛所作的祭器。

  展览还首次展出了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三幅“海内三宝”全形拓。其中,大盂鼎全形拓为清同治十三年拓本,上有鉴藏印“吴湖帆印”。大克鼎全形拓为清光绪十四至十五年拓本,钤拓工印“文兽斋手拓金石文字”“文政十二”为首见,尤为宝贵。毛公鼎全形拓为清代晚期拓本,是陈介祺毛公鼎拓本之中期作品,拓工精湛,纹路斑驳,纤毫毕现。

  配合此次展览,上海博物馆研发了110余种文创产品,涵盖了“鼎”艺、“鼎”礼、“鼎”食、“鼎”趣及全新的“鼎鼎有铭”共五大系列,涉及复仿制品、服饰配饰、饮食、儿童教育和生活实用等多方面。

  “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至7月18日,随后,大克鼎、大盂鼎将双双北上,赴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