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海纳百川道衷曲 燕鸣清音绎红颜

发稿时间:2024-06-14 13:26:00 来源: 人民政协网

  6月10日,由国家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海燕领衔主演的程(砚秋)派经典名剧《梅妃》,作为“曲一程 情一程”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系列演出的完美收官之作,让现场上千名观众尽享程派艺术的饕餮盛宴。李海燕以端庄秀美的扮相、韵味优美的唱念和细腻灵动的表演,成功演绎了“梅妃”的经典艺术形象,让程派艺术迸发出耀眼的艺术光芒,赋予了新时代的艺术活力,彰显出独具个人表演特色的艺术风采,受到戏迷观众的大力拥趸和高度赞誉。

  李海燕饰梅妃 摄影:李嘉锐

  艺脉相精益求精

  京剧程派宗师程砚秋先生创立的程派艺术,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里创造的无数经典作品,随时光流转、岁月更新,却历久弥新、愈加醇厚,散发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他所创立的程派艺术在多位优秀传人的精心研习和倾力传承下,守正创新日益壮大。值此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为缅怀大师对中国戏曲艺术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国家京剧院携手共同主办“曲一程 情一程”纪念程砚秋先生系列演出活动,集结当代程派艺术名家、新秀,以名家名段演唱会和《锁麟囊》《梅妃》等经典剧目的集中展演,致敬大师、传承发展,再谱新时代的戏曲艺术华章。

  李海燕作为一名深受广大戏迷观众喜爱的程派第三代领军人物, 秉承守正不守旧的艺术理念,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寄情氍毹绽放芳华。她自幼坐科学艺、转益多师,唱做俱佳、昆乱不挡,亦作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先生的入室弟子,幸得亲传受益良多,深悟程派艺术的精髓和表演艺术规律。李海燕在四十余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不仅陆续恢复上演了《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六月雪》《梅妃》《文姬归汉》《陈三两》《玉堂春》《三击掌》等多部程派经典剧目,还排演了《宝马圆情》《张协状元》《杜十娘》《洛水伊人》等原创新编剧目,在继承和发展程派艺术上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戏曲界一颗闪亮的艺术之星。李海燕在继承程派艺术精华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嗓音和外形的优越条件,大胆吸收借鉴其他流派和兄弟剧种之长,形成了鲜明的个人声腔和表演风格,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早在1998年,李海燕就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主办的“五小程旦”活动评选中荣获魁首,成为京剧程派第三代传人的杰出代表。李海燕作为国家京剧院程派艺术的扛鼎人物,一直保持着精益求精的艺术作风和谦逊低调的处事原则。多年来,她用心演绎好每一个人物,用情传承程派艺术芳华,用力提携后辈艺术人才,用自己出色的演技和华彩的艺术呈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程派艺术的繁荣发展付出了卓而有效的努力!

  李海燕饰梅妃 摄影:李嘉锐

  惊鸿飞舞 梅花落英

  在纪念程砚秋先生120周年诞辰之际,李海燕领衔主演《梅妃》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大程迷和李海燕粉丝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李海燕的个人气质、天赋条件与戏迷们心中的“梅妃”有着高度的契合度,戏迷们对海燕版的“梅妃”情有独钟赞赏有加。距上次李海燕演出此剧,虽六载有余,但精彩绝伦的表演、韵味悠扬的唱念和热烈感人的演出盛况依然历历在目、令人难忘。《梅妃》与《红拂传》《文姬归汉》并称程砚秋先生早期的三大名剧,其优美动听的唱腔、美轮美奂的身段、新颖出巧的叙事手法,让这部程派代表作品,虽跨越了百年的时代年轮,但依然有着别样的艺术魅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先生结合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艺术所长,两度延请杨毓珉老师对该剧进行整理,并与唐在忻老师精心设计唱腔、安排调度,增强了梅妃的情感烈度,形成了一个立足传统、富有新意的版本,使这部戏绽放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浸润着浓郁的程派艺术风格。李海燕作为李世济先生的爱徒,全面忠实继承了李世济先生的艺术风格。李海燕饰演的《梅妃》清丽隽永、惹人垂爱,既有李世济先生的神韵风采,又彰显出海燕个人的艺术之长,受到业内专家和广大戏曲观众的高度好评和赞许。李海燕亦以此剧作为个人的代表作品参加了国家级文化工程“像音像”的录制工作,让京剧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广大戏曲爱好者、青年艺术人才学习的优质示范教材,为程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艺术资料。

  李海燕饰梅妃 摄影:李嘉锐

  在《梅妃》演出当晚,李海燕不负众望、华彩演绎,演出现场掌声阵阵、叫好连连,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全面展示了程派艺术的声腔之美和个人艺术的表演才华,令现场观众过足戏瘾。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李海燕虽不是风华盛年,但凭借多年的舞台历练,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其表演的细腻传神、声腔的收放自如、行腔的婉转流畅和节奏的精准拿捏,让人钦佩不已。《梅妃》的剧情紧凑、叙事跌宕,人物内心情感变化丰富,唱工繁重,歌舞并陈,板式丰富腔调繁难,没有一定的艺术能力很难准确驾驭、完美诠释。李海燕在不同场次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共鸣,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李海燕在首场的“赐宴”一折中,先声夺人,以一曲韵味浓郁、音色甜美和行腔婉转的“在深宫恰好是晚妆初罢”赢得了响堂的掌声和叫好声,给观众带来完美的艺术享受。接下来的“惊鸿舞”,更是美妙绝伦、靓丽呈现,翻飞变幻的水袖、行云流水的圆场、曼妙多姿的身段,将美艳多才的“梅妃”塑造的形象饱满栩栩如生,尽显扎实过硬的艺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李海燕在此段落的表演中尽显人物高贵贤淑的典雅气韵,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更是细腻入微生动出彩,将江采苹知礼法、识大体的贤淑气质刻画的入木三分。在“赋诗”一折中的梅妃已失君王恩宠,李海燕从出场中就带着淡淡的哀怨,一段“听说是杨妃承恩宠”唱出了人物心神不宁、蹙眉惊恐,恐失君恩的忐忑心情。一段〔南梆子〕“展鸾笺不由得寸心如剪”处理得韵调别致、平顺流畅、大气端庄,辅之圆润通透的音色和婉转多变的润腔,抒发出人物尚有几分期许、憧憬复杂心情。李海燕在重头戏“梅园”一场中,将梅妃触景生情、思想往事,却更添惆怅心灰意冷、思乡之情又油然而生的伤感心情渲染表现得真挚感人。一段设计精妙的〔反二黄〕“别院中起笙歌”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李海燕演唱得荡气回肠、感人至深,行腔平稳、收放自如,字字情、声声泪,用极具程派艺术特色的完美声腔全景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感情,将梅妃失君宠、肝肠断,凄婉哀怨、又无处诉说的悲痛之情跃然呈现于舞台之上,让观众感同身受情境交融,令人顿生怜惜之情。李海燕在“殉情”一折中的精彩表演同样给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艺术印象。她在表演上处理的情绪饱满、火候十足,一举一动皆在戏里,一招一式皆有人物。“傻丫头你不要伤心落泪”在琴师赵建华、鼓师王曦的托衬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愈发悦耳耐听催人泪下。李海燕以声传情、以情带声,高低自如、若断若续,幽咽婉转、娓娓道来,将程派艺术独有的声腔特点和个人的唱功实力展示得淋漓尽致,多年深厚的艺术积淀在此刻光荣绽放。

  李海燕饰梅妃 摄影:李嘉锐

  李海燕作为京剧事业的中流砥柱,在舞台上绽放了属于他们这一代的艺术光华,作为程派艺术的第三代优秀传人,已然肩负起了薪火相传的重任,程派艺术的第四代青年优秀艺术人才,正在他们这一代的悉心教授下茁壮成长。我们衷心期盼,在一代又一代戏曲人和所有关心、支持传统文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戏曲艺术传承有序、枝繁叶茂,开启新时代戏曲艺术繁荣发展、守正创新的崭新篇章。(作者:李红根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