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壁画:让日常出行成为一场艺术文化之旅
发稿时间:2024-06-24 10:1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
6月22日,在“绚烂的地铁艺术长廊——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展厅,年近八旬的蒋雨玲站在一幅画着“天鹅戏水”的高温釉下彩作品前连连称赞“好看”。
“天鹅真高贵啊!”她感叹说。展品下方的一行小字显示,这幅作品是位于北京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的壁画,名为《清水湖畔》。
在蒋春天眼中,地铁8号线前门站的壁画作品《鹤舞长天》《绿水青山》《万木峥嵘》《红绸舞集》《百花齐放》等都非常吸引人。
蒋春天是蒋雨玲的妹妹,两人相差十几岁,都是地道的“老北京”。蒋春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地铁是自己的第一出行工具,平常去公园都选择在地铁站附近的。她最常坐的是5号线和7号线,“每次坐地铁,我都留意看地铁站里的壁画,”她对记者说。她每次出站前都会在画前停留片刻,“看上一会儿”,虽然作品的名字和介绍她很快就会忘记,但看的时候“心情就会特别好”。
《清水湖畔》局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摄
6月22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资助项目“绚烂的地铁艺术长廊——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幕。这是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展示北京地铁壁画艺术的重要专题展览,展览分为“首创风潮”“师者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尚”和“笔中风华”五个板块,共展出170幅精品地铁壁画作品,不仅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通过壁画艺术融合在一起,展示出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独特的文化韵味,还将地铁壁画中采用的錾铜工艺、彩色玻璃绘制工艺、石材镶嵌工艺、陶瓷工艺的制作过程一一“揭秘”,让观众更加了解诸多地铁壁画艺术作品的诞生过程。
“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出行,它是城市发展历程的生动映射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个站点的布局规划,不仅是对城市发展蓝图的精密部署,更是对悠久历史文脉的深切致敬与积极传承。为了给作为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打造独具特色的轨道出行环境,城市规划建设者和艺术家们从20世纪80年代起即付出了大量努力,致力于将北京地铁打造为一条动态的文化长廊。一幅幅地铁壁画的创作,让每一位乘客在行色匆匆的旅程间隙,不经意间就会与古都的历史印迹、艺术瑰宝和民俗特色相遇,与艺术大师们的思想碰撞,享受微妙而深刻的移动文化体验。”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馆长赵幸在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开幕式上说。
“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中的作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摄
在地下交通的空间中,人流穿梭往来间,文化不可缺席。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楠森介绍,北京地铁壁画始于1984年地铁2号线建设时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地铁壁画,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壁画的经典之作。2007年,中国当代壁画的开拓者、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侯一民先生向北京市领导写信建言献策,希望在北京地铁快速建设过程中,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该倡议得到北京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批示。自此,壁画成为北京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项目,更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首都历史文化温度和风貌的窗口。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地铁建设,北京地铁200多个站中,建设有300多件壁画艺术作品,题材涵盖广,风格百花齐放,材艺新颖别致,加工精益求精,艺术形式多样,材料语言丰富,可谓当代壁画工艺材料及艺术手法的集大成者,俨然成为一道极具文化特征和艺术品质的文化长廊,呈现出北京首都地铁独有的特色风貌。
观众体验錾铜工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摄
“北京地铁壁画是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文化和旅游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单威表示。他认为,此次展览让人感到,乘坐北京地铁不仅是一次日常出行,而是一次文化之旅,建议可以为品鉴地铁文化艺术大餐策划一次专门的“畅游”。
“很少有人能对北京地铁壁画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壁画学会会长孙韬表示,“因为一般市民都是点对点出行。此次展览的目的之一就是,梳理北京地铁的文化站点,描绘出一张地铁壁画游览地图,推介给北京市民及外地游客,使广大公众了解、认识、关注当代壁画,也使壁画进一步发挥其公众美育价值。”
孙韬特别推荐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去前门地铁站实地欣赏那里的壁画作品。前门地铁站是“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最重要的壁画实物展厅之一,有7位壁画大家的经典作品,“在巨大体量的真实的壁画面前,才能真正感受到壁画艺术所带来的美与震撼。”
蒋春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小册子,对地铁站里的壁画进行整理和介绍,这样就可以对哪一站有什么作品,以及作品背后有什么故事有更多了解。这次展览对地铁作品有了比较系统性的梳理,让她对不常去的地铁站的壁画作品也有了一些了解,她以后一定会去别的地铁站看看,把这些作品“拍下来发到抖音上去”。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观众可通过“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的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与此同时,展览的线上虚拟展也同期发布并将长期保持运营。
此次展览由中国壁画学会策划,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和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