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学好语文
发稿时间:2024-11-10 14:03:00 来源: 光明日报
教育强国,语文应当领先。因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大学生都希望能学好语文,毕业后能写出清通的文章,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前人已谈很多,这里我谈点体会供大家参考。语文博大精深,不是轻易可以学好的,但也不是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从语言、写作和文化等方面去努力,定会有所收获。
语言是语文的基础。普通话说不好、错别字连篇、句子不通等毛病,多是语言修养欠缺造成的。请看下面一些句子:
(1)我在“稀饭”学院工作,今天学校发“公鸡”了。(2)他们也发现李先生还和从前历次来沈阳一样,一下车就开始工作。(3)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明白了许多。(4)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5)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人。(6)相传当时建关时,一位老工匠计算用料精准,竣工时砖瓦刚好用完,只剩一块砖。(7)昨天,陕西省戏曲实验团、秦腔小生新秀李小峰拜著名京剧小生艺术家叶少兰为师。
上面这些句子都有问题。例(1)是语音问题。由于说话人没学好普通话,把“师范”(shīfàn)说成“稀饭”(xīfàn),把“工资”(ɡōnɡzī)说成“公鸡”(ɡōnɡjī),闹成了笑话,误传了信息。例(2)是词汇问题。该句误用了“发现”。“发现”的意思是“找出原先就存在而大家还不知道的事物或道理”。既然李先生“下车就开始工作”是“和历次来沈阳一样”,就不应用“发现”,而应用“看到”。用词要求合乎规范,准确贴切,这里显然误解了词义,不合用词要求。例(3)是语法问题。语法要求词语搭配得当,成分不要残缺,词语不要赘余等。该句缺主语,属成分残缺,应把介词“通过”删去,或把“使”删去,让“讲解”或“我们”当主语。例(4)是文字问题。该句“汨罗江”的“汨”(mì),因与“汩”(ɡǔ)字形相近而误写为“汩”,影响了表意。例(5)是修辞问题。该句辞格运用不当。已是秋雨连绵,人闲着没事干,心情烦闷了,作者使用拟人手法,给“秋雨”以欢乐的动作和感情,和人物的心情很不协调。例(6)是逻辑问题。逻辑要求我们思考问题、说话、写文章,要符合“统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也就是不能东拉西扯,不能自相矛盾,不能模棱两可等。该句前面说“竣工时砖瓦刚好用完”,后面又说“只剩一块砖”,前后矛盾。例(7)是标点符号问题。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文字正确、精密地记录语言。“陕西省戏曲实验团”和“秦腔小生李小峰”本是领属关系,中间不该用顿号。
要学好语文,学好语言很重要。有些学科,如中医、考古等,需要阅读古代文献,因此除了学习现代汉语外,还应学习一些古代汉语,了解古今汉语在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的异同,掌握打开古汉语宝库大门的钥匙。
写作是语文的中心,是学校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写作已成为科研、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许多高校在低年级开设了写作课,或在大学语文教材里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内容。
怎样才能学好写作呢?众说不一。鲁迅先生说,要多看和练习。这一说法符合实际。多看,就是多看作品,学习人家怎么写;多练习,就是多写,多实践,实践出真知。大学学习时间有限,信马由缰去读书显然是不允许的,我们应根据学科的需要,选一些和学科有关的、典型的优秀作品来读,尤其是论文和应用文,因为它哪门学科都能用得上。在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不同文体文章的写法,最好对它们的主题、内容、结构、标题、语言、技法、文风等方面都能稍做比较研究。其中,文风很重要,它关系到文章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切勿掉以轻心。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十分重视文风,曾经写诗批评那些赶时髦、故弄玄虚的不良文风。该诗刊载在1992年第2期《中国语文》上,全诗如下:文章写就供人读,何事苦营八阵图?洗尽铅华呈本色,梳妆莫问入时无。
此外,还可以适当读一些谈写作理论的书。这些书多是前人写作经验的介绍,读后会有启示。多练习,多写,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文章的文体很多,常见的有新闻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应用文体、文学文体等,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开花,恐怕很难办到。我们只能根据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选一二种文体去多练。总之,只要能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学习,坚持多看多练,定会学好写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源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学好语文,除了学好语言和写作外,还要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不间断;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宋代诗人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文化辉煌丰富,除了中文等相关专业,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很难系统深入地去学习研究,建议大学生朋友一定要安排时间,把和语文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学习好,如中国远古文化、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教育、中国科技等等。这不仅会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是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底气。
??(作者:林连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汉字文化》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