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载黄河文明的密码
发稿时间:2024-12-04 13:38:00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周学泽
最近,沂源东安古城因被确认为商代古城而广受关注。其中在东安古城西侧的战国墓中,发现了大量竹器。
东安古城中战国墓最初发现于2010年9月,主持挖掘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相宏判断一号战国墓为战国中期较早阶段盖邑盖大夫之夫人墓。墓葬中用了很多精致的竹器: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中的荒帷是四阿式的竹质框架。荒帷就是“棺罩”,罩在棺材外面。重要的竹器还有竹笥,这是日用生活竹器,用途多样,可放置食物、服饰、文书工具与度量衡器等物。任相宏凭借丰富的考古经验判断:这些竹器的制作取材于战国时期的当地竹,说明当时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东安古城战国墓中的竹器让人联想到1972年发掘的临沂市银雀山汉墓——这座汉墓同样因“竹”而闻名于世,共发现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4942片竹简。简文书体写于公元前140-公元前118年(西汉文帝、景帝时期至武帝初期),其内容包括著名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六韬》《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十三篇》《元光元年历谱》等先秦古籍及古佚书。
古代山东区域考古中发现的“竹”还有多处。1930年-1931年,在山东济南历城龙山镇发掘龙山文化遗址。在一个灰坑中,考古学家找到一块炭化的竹节,有些陶器器形也似竹节。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考古中发现的“竹”也不局限在山东区域,而是遍布黄河流域,贯穿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以至秦汉时期。2004年5月安徽皖西学院副研究员关传友在《竹子研究汇刊》发表《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一文,对我国先秦时期竹子的分布叙述甚详。
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有竹鼠的骨骼遗迹,陶器上还发现竹的符号和竹编织物的印迹。河南淅川下王岗出土有竹鼠、大熊猫等动物遗骨,还有大量竹炭的发现。陕西汉中地区新石器时期龙岗寺遗址中有大量竹子残骸。
墓中“地下竹”曾经是本地“地上竹”,在夏、商、周都有记载。夏禹分九州,《尚书·禹贡》记载豫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等六个州都有竹子及其产品的进贡。
殷商故都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阳,发掘出包括竹鼠在内的大量古生物遗骸。殷商甲骨卜辞中有:“王用竹,若”,还有“竹”“筍”“箕”“筐”“笰”“箙”“簟”等竹部文字的出现。
周代《诗经》对竹子多有记载:《秦风·小戎》中云“竹闭绲縢”,反映了渭河与千河上游有竹林分布,到西、东周之交有竹制弓箭的记载。《小雅·斯干》曰:“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足见当时镐京附近终南山(今秦岭)北坡一带,有不少竹林。《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卫淇水,在今天河南省的北部。《战国策·燕策》载燕国乐毅破齐,有“蓟丘之植,植于汶篁”之句,是说将山东汶水流域的竹子移植到北京。《左传·襄公三年》中有“晋伐齐,……焚申池竹林”之说,说明齐国有大量竹林资源的分布。
上述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说明,从距今7000—6500年间的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再到西汉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广泛生长,西至甘肃、陕西,东到河南、山东都有竹子,甚至北京这些北纬40度的地方,也可以移植竹子。
今天我国的天然竹林,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的省份,黄河可以看成我国竹林自然分布区的北界。黄河以北也能栽培竹子,但干旱季节需要依靠人工灌溉才能成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的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谈到了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
竺可桢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波动画了一个曲线图,气候变迁大势分为四个阶段: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方志时期(公元1400-1900年);仪器观测时期(公元1900年至今)。
通过竺可桢曲线,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三个高温期文明高速发展:夏、春秋战国、秦和唐,气温上升,汉族人向北发展。除了周朝灭亡时有短暂的低温期,夏、商、周和西汉时期属于高温时期。像孟子和荀子生活的战国年代,“齐鲁地区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一年可产生两季作物”,说明黄河流域那时生长竹子是没有问题的。
竺可桢认为,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纬度1-3°。
黄河文明主要是用汉字记录和传承的,而汉字主要是写在竹简上。竹简作为承载工具,其原材料砍伐和运输,不能距离太远,否则经济成本太高。古代气候温暖湿润,黄河流域适宜竹子的生长,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周朝建立时,国都设在西安附近的镐京(位于黄河流域),当时,官方文件先记载于青铜器上,后写于竹简上。
先秦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均书写于竹简上。考古发现证明,自1899年在新疆出土了竹简以来,全国共发现有数万枚竹简。现发掘出土为先秦时期的竹简20多批,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竹简,其中包括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早的原本竹书书籍。
山东区域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思想中心,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发明家,出生和会聚到山东,逐步创建起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所谓“诸子百家半山东”。山东拥有古籍近300万册,其中《论语》《春秋》《史记》《大学》《中庸》《孟子》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最初都是写在竹简上。《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孔子读《周易》而“韦编三绝”,是说三次把竹简上的皮绳磨断了。
山东古墓之“竹”,背后是古代北方整体偏暖的气候,因为偏暖的气候而孕育了一片片竹林,而由竹子制成的竹简成为黄河文明的文字载体,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意义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