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无压容器”护文物

发稿时间:2025-01-26 10:52:00 来源: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灯再往上移一点”“主光要照到石鱼眼”……临近春节,记者走进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看到潜水员吴小林正潜在白鹤梁题刻保护体水中,为题刻更换一组新的射灯。隔着玻璃窗,工作人员拿着潜水对讲机帮助潜水员精准定位。短短几分钟,几盏灯就更换完成了。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到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会更多。经过潜水员的清洗,再更换一组射灯,白鹤梁题刻犹如换了新装,能带给游客更好的参观体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白鹤梁管理处设备科科长邬军指着清洁一新的题刻说。

  白鹤梁是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梁上现存历代题刻165段,其中具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有着“水下碑林”之誉。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在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水下原址保护工程是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多的项目。白鹤梁题刻原址核心区以“无压容器”的保存方式,在长江水下40米的深水中,修建一个椭圆形罩体,将白鹤梁题刻保存其间,实现了白鹤梁题刻的原址原貌保护和观赏,成为国内外同类文化遗产成功保护的范例。

  “除了‘无压容器’为题刻提供了安定平衡的保护环境,我们还采取循环水系统,让题刻保持活水状态,并进行定期水体清洗。”邬军告诉记者。

  “在清洗的过程中,我们在细节上特别重视对题刻的保护。比如潜水员进入水体,身体要尽量少触碰题刻,需要用柔软材质的线手套轻轻把题刻表面的沉积物及藻类擦掉,再用文物清洗系统缓慢清洗。”邬军说,就是安装什么样的灯也很有讲究,从第一代铝材质灯到第二代暖光源灯,再到现今更换的第三代不锈钢材质冷光源灯,博物馆在不断探索新方法,就是为了更科学地保护题刻,也是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