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发稿时间:2025-02-11 10:1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借伞》节目照。央视供图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传统文化又绽放出了让大众惊喜的繁花。

  在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中,一个小品《借伞》惊艳了全国观众。

  取材自经典故事《白蛇传》的《借伞》,以一把西湖绸伞巧妙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最后“白娘子”赵雅芝、“许仙”叶童惊喜献唱,让观众重温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

  在B站上,目前该节目的单个视频播放量已近300万,这意味着大量网友在春晚后还不断“重刷”回顾。

  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播出,数十年间,这部经典电视剧早已成为全民记忆。因此,在今年春晚舞台上,71岁的赵雅芝和61岁的叶童这对“国民级CP”再次同台,合唱《青城山下白素贞》,引发集体“回忆杀”。

  《借伞》打动全国观众的,不仅是“回忆情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完美融合,则是《借伞》小品“出圈”的另一个关键。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喜人奇妙夜》等综艺节目中深受年轻网友们喜爱的几位演员,“跨界”合作戏曲演员。网友们发现,幽默的喜剧文本和唯美的戏曲表演,竟然也可以自然、流畅地融为一体。

  《借伞》的故事背景为西湖,饰演“船夫”的阎鹤祥载着“许仙”闫佩伦亮相。小品化用了《白蛇传》中“断桥借伞”的经典桥段,但设置了“脑洞”很大的情境。现代“许仙”手中的“伞”就像一个开关,每次撑开,就会偶遇不同戏曲剧种的白娘子和小青:有的端庄大气,有的俏丽欢快,有的“很会整活”,还有的深情浪漫……

  在种种充满喜感的误会和“过招”中,观众不仅感知到了大江南北各地戏曲版的“白蛇传”,还在大笑中愈发感动:原来这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白蛇传纵横宇宙”,这也是“刻在所有中国人DNA里”的诗意和审美。

  有B站网友在该节目视频评论区表示,自己以往不听戏曲,但是在这个节目里,竟然希望多唱一点,听不够,说明很喜欢这种“比例搭配到位”“现代和古代融合”的文艺形式。还有网友感慨:“这个作品是最好的,与传统戏曲的次元壁破了似的。”

  一个喜剧小品,亦能承载深厚的传统文化,挖掘和放大戏曲文化之美。《借伞》中的喜剧演员和戏曲演员,也对这次创作感慨颇深。

  例如“许仙”饰演者闫佩伦提到,他们在一开始创作的时候,由于不知道“界限”在哪里更合适,很害怕“给传统艺术抹黑”。在前期的创作过程中,喜剧导演和戏曲导演们一直在沟通和融合。“大家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怎么展现传统艺术、传统戏曲?是把他们捧在上面,还是说跟喜剧持平?还是在喜剧中作为元素、要素来用?”

  闫佩伦说,经过尝试和讨论,导演们最终决定还是以语言类为主,戏曲类为辅,将两者进行最大化的融合。

  这几年人气极高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在《借伞》中唱出:“骤雨梦回初遇天,执伞如执娘子手,以千年换同舟,共白头。”网友们直呼听得“感动流泪”“这是中国人的千古浪漫”。

  陈丽君此前提到,她本人对这个节目的策划也是相当“意外”的:一个小品竟然可以很巧妙地把语言类节目和戏曲节目嫁接在一起。

  陈丽君坦言,自己虽然一直在尝试戏曲跨界,但这种跨界还是第一次参与。今年春晚是一个比较大胆也很成功的尝试。

  《白蛇传》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创新演绎这个经典IP的小品《借伞》,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真情值得等待”的主题——有些人、有些事是值得等待的,哪怕需要很长时间,也永远值得你去等。

  传统文化“跨界”讲故事,形式创新是一方面,故事本身必须要具备触动人心的底蕴、情感和内核。

  春晚舞台用传统文化讲故事的尝试收获好评,电影春节档又见证了奇迹,捷报频传。对哪吒这一传统文化IP进行现代化阐释和演绎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爆棚,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电影票房纪录,目前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80亿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你永远可以相信用传统文化讲述的“新故事”。新的一年,好故事值得我们期待。

  沈杰群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1日 03版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