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水西峪口混秧歌亮相中国非遗馆展演
发稿时间:2025-02-17 11:1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近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了“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元宵节专场活动。山西文水西峪口混秧歌和来自北京、浙江、陕西、四川、甘肃等地的非遗展演项目精彩上演。
山西文水西峪口混秧歌始于明末清初,又称“西峪口梁山混秧歌”,以演绎梁山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活跃在文水县开栅镇一带,深得群众喜欢。300多年来,西峪口混秧歌逐渐形成了固定的32个阵式,演出队伍中,伞头、耍弓子、打腰鼓、磕棒子、击镟子、抖大杉、敲马锣等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梁山人物。
西峪口混秧歌表演。表演团队供图
演出现场,演员们时而排成“长蛇阵”,时而围成“圆圈阵”,时而交叉穿梭,各种乐器配合有致,烘托出热烈的节日气氛。西峪口村混秧歌表演负责人刘春杰说:“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北京,没想到这么受大家欢迎!”
展演期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丹应邀成为“西峪口村荣誉村民”,助力乡村振兴。演出结束之后,西峪口混秧歌表演团队又把此次在北京表演的节目带回山西,为家乡人民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