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4月29日,“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遗视角展示了近50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此演绎中医药的根与魂、道与法、术与技,展开中医药融入生活、焕发生机的生动长卷。
展览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展览以针灸铜人、武威医简、百年陈皮、藏医药曼唐等中医药历史文物为重点展品,通过营造坐堂行医、中国古人养生生活场景、中药炮制、中医药仿古街区、百草园等多个空间场景,辅以多媒体交互体验、非遗技艺展示等方式,让观众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医药非遗项目的蓬勃生命力。
观众在边逛展览边买文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文脉赓续 大医精诚”阐释了“中医从何而来,价值几何”,呈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宇宙、社会、生命等内容的认知与价值观念,以及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维护生命健康的智慧。
第二单元“生命智慧 上工之道”阐释中医药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医学科学,对各时期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兼收并蓄,不断传承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逐渐丰富。
第三单元“四时颐养 形与神俱”阐释天人相应、顺应四时的理念,展现了中国古人仰观宇宙、体察万物,凝练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如何通过调摄身心达到形与神俱的健康境界。
展览展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常州梳篦。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展览展出的小柴胡汤方的原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金牛眼药制作技艺的13种原料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展览期间,将通过举办主题日、专题讲座、传承人现场讲解示范等活动,定期邀请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
展览把中草药搬到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本次展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
展期将持续到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