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翰墨馨香沁姑苏

发稿时间:2025-07-10 10:25:0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第15届江苏书展现场。施向辉摄/光明图片

  线上线下实现总销售额25602万元、同比增加365万元;苏州展场零售1043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苏州展馆入馆客流12.6万人次……7月7日,为期五天的第15届江苏书展在苏州落下帷幕。自2011年首届举办以来,江苏书展已茁壮成长为推动全民读阅、建设“书香江苏”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平台,成为江苏人民每年夏季翘首以盼的文化嘉年华。

  提供关于阅读的多元体验

  今年江苏书展共有超过10万种出版物参展,相较往年再创新高。在展销好书的同时,书展还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寻蝶探秘,守护生态家园”图片展、苏式书香文化体验空间等一系列与“书”相关的专业展陈和体验活动,打造“沉浸式”书展。

  作为江苏省域书展,江苏书展重视将本土文化、“苏版”图书融入观展体验中。本届书展上,《金陵四十八景》《同治苏州府志》等新书首发,“书话文脉”“大运河岸边的运河时光”等阅读分享活动讲述江苏悠悠文脉。

  走进苏州文学风采展区,三千年吴地文脉浓缩为可触摸的立体展陈。“我们根据古籍中对‘龙鳞装’的形容和描写,以长条底纸为轴,将书页右端错落粘贴,复刻了这种传统的装裱工艺。”该展览策展人殷文秋介绍。

  打造读者和作者双向沟通的“桥梁”

  “我本是理科生,因语文老师的引导爱上古典文学。我认为评价语文老师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7月4日下午,在《陆游十讲》新书分享会的交流环节,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说。

  历年来,江苏书展都极为重视名家的“磁吸效应”。今年,苏州展场举办阅读推广活动190余场。“从2011年参加首届江苏书展开始,我每年都来。书展不仅提供了与读者、书法爱好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能够检验作品生命力,激励我们不断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表示。15年来,孙晓云已经在江苏书展上推出了将近30种与书法有关的书籍。

  江苏书展在服务青少年读者方面不断优化。本届书展首次与2025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同期举办,共有45家出版单位携近万种童书参展,涵盖绘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多个类别。“你的灵感来自哪里?”“编故事怎么安排角色?”在“大地上的童年诗篇”阅读分享会上,稚嫩的提问不时响起。“孩子们的内心柔软,通过书展的分享平台,听一听童言稚语,创作会更鲜活。”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说。

  书展已成为江苏人的“文化闹钟”

  江苏书展不只是书籍的展销平台,更是一个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文脉传承的盛会。

  本次书展设置“旧书新知”展区,邀请孔夫子旧书网、中国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苏州古旧书店、文物出版社等单位携带大量旧书参展,让读者体验一把淘旧书的快乐。

  “这是孔夫子旧书网首次参与江苏书展,带来了1000多种古籍旧书,相当一部分与江苏有关。”孔夫子旧书网负责古旧书销售的赵向涛介绍,展出的古籍中最珍贵的一本当属《范文正公尺牍》,此书是明嘉靖年间江苏文正书院刻本,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

  此外,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书展的惠民力度也越来越大。凤凰新华书店集团共发放总额3000万元的购书现金券和优惠券,各大参展出版社普遍打出六五折的折扣。展会现场设立12个直播间,在网络购物软件上搜索“江苏书展”可直达江苏书展线上分会场,享受相应折扣。

  2024年,江苏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90.3%,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5.5本,均位居全国前列。书展15年,已成为江苏人心中的“文化闹钟”。正如《书船长载江南月:文学山房江澄波口述史》中所述:“书因人聚,有爱书的人在,书香文脉就不会断绝。”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倪恺彬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