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龙马精神,马是怎么和龙在一起的

发稿时间:2025-08-15 13:3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上海博物馆展出的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故宫博物院藏。全杨/摄

  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但龙长什么样呢?宋代的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制作楷模》中说:

  画龙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也),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

  宋代的龙已经是我们心目中标准的龙的形象,它能够“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的长长的身躯,一般认为取源于蛇。龙又被赋予了兴云致雨的功能,先秦的文献中就将其与水相连,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龙,水物也”。

  说起与龙相关的词语里,最不容易让人理解的,可能就是“龙马精神”了。马,是如何与龙在一起的呢?

  马也看身高,一米八以上就是龙?

  《周礼·夏官·廋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周礼》普遍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战国一尺相当于23.1厘米,八尺是184.8厘米,七尺就是161.7厘米,六尺是138.6厘米。马匹个头越大,价格就越高。

  甘肃敦煌悬泉置汉代简牍中有很多关于马匹名称、年龄、高度的记载,如“传马一匹,骝,牡,须,齿八岁,高六尺二寸,名曰隻骝”。“传马”是古代驿站系统中用于传递文书或运输物资的专用马匹,“骝”特指鬃毛与尾部呈黑色的红马。这匹名叫隻骝的8岁公马高六尺二寸,这个尺寸指的是马的肩高。

  现在蒙古马的肩高130厘米左右,单纯从马匹的肩高来说,蒙古马肯定算不上“龙种”。但是,蒙古马自有其优点,宋朝的大科学家苏颂曾经出使辽国,他在《契丹马》一诗中写道:“边城养马逐莱蒿,栈皂都无出入劳。用力已过东野稷,相形不待九方皋。人知良御乡评贵,家有材驹事力豪。略问滋繁有何术,风寒霜雪任蹄毛。”

  苏颂还给这首诗写了一个注:“契丹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才三二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绊。有役,则旋驱策而用,终日驰骤,而力不困乏。彼谚云:‘一分喂,十分骑。’番汉人户,亦以牧养多少为高下。视马之形,皆不中相法,蹄毛俱不剪剔,云,马遂性,则滋生益繁,此养马法也。”

  宋朝“买马自四尺七寸至四尺一寸七等中,各以一寸为差”。南宋初年,名将韩世忠买了一匹肩高五尺一寸的高头大马,宋朝的一尺是31.68厘米,这匹马肩高是161厘米,韩世忠把它送给了宋高宗赵构,理由是“此马非人臣所敢乘骑也”。所以,连宋人都看不上“风寒霜雪任蹄毛”的蒙古马,但蒙古骑兵正是驾驭这种马,横扫了亚欧大陆。

  人类太需要马,给马赋予很多想象

  马和龙产生关联,不仅仅是马的高度。

  东汉王充在《论衡·龙虚》中说,“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说明汉代的龙首其实表现的是马头的形象。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说,龙乃以蛇为主体,嫁接上“兽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龙(蛇)本是某个部落的图腾,后来这个部落兼并了以马、鬣、鹿、鱼等为图腾的部落,就在蛇的躯体上再加上被兼并者图腾的某个部分,于是就形成了复合式的图腾。

  顺着这个思路再去看原始社会中被我们讨论的一些“龙”的文物,则以红山文化出土的一种躯体蜷曲如“C”形的玉雕最为接近。今年6月,“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这是迄今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红山文化主题展,汇集了20多家文博机构的310件/组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故宫博物院所藏的“C”形玉龙。

  考古学者郭物在《国之大事:中国古代战车战马》中就明确说“龙自草原来”,他认为“公元前3500年前的红山文化中有一种玉龙,其带鬃的头很可能就是以野马为蓝本”。

  “马者,武也”,马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马的出现,改变了冷兵器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往方式,北方民族“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驰兵于民”(《辽史·食货志》)。东汉名将马援说:“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所以,马在古代世界得到人们的普遍真爱。“五花马千金裘”,看看唐代人对马的装饰,可以说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这种宠爱和想象古人一直都有。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中的殉马,装饰奇特,有的马头上装扮了鹿角。公元初阿富汗希巴尔干“黄金丘”出土的双马神金耳饰,中央是一位头戴斯基泰式样的圆锥形帽的贵族,双手各握一匹似龙似马的动物。动物的鬃毛部分饰有绿松石镶嵌的水滴纹,它有长长弯曲的龙角,还有一对飞翼。之所以说似马,是因为它的头部明显是在表现马首;之所以说它似龙,是因为它的身躯成扭曲的S型。

  因为人类太需要马,所以给马赋予了很多想象的色彩。欧洲的神话里有半人马,下半身是马,上半身是人,他拥有人的智慧和马的疾速。西方古代雕塑中常能看到这一形象。

  独角兽的原型是一匹纯洁的白马。巴亚尔是传说中的一匹马,它能根据骑士的数量,拉长或缩短自己身体的长度,这些想象有助于加强我们的对“龙马”的理解。

  龙自草原来

  北方草原上是不是有八尺高的马呢?可能是会有的。一则马种会出现变异现象,二来马种之间的交流古已有之。历史学家孙家洲在《“代马”意蕴及其演变》中重温了《淮南子》中“塞翁失马”的故事。“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说明代地(主要指今山西北部地区)之马和胡人之马,有着种群之间的交流。

  而“代马”(代地培育的马种——编者注)却一直作为和平的象征,保留在古人的意向里。如唐代崔颢所作的《雁门胡人歌》:“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不过,如果“龙自草原来”,那么它长长的身躯,表现的还是蛇吗?草原上有蛇,但都是体量不大的草蛇,很难将其与龙矫健的身躯联系起来。马是群居动物,苏颂就说过,草原上的契丹马群,动以千数。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匹高头大马嘶鸣在前,万马奔腾在后,扬起的滚滚红尘足够激荡人心。

  我劝天公重抖擞。

  杭侃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15日 08版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