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舞台的“会心一击”拥有哪些魅力
发稿时间:2025-09-05 09:5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观众在笑什么?这是我自我审视段子是否好笑时,最爱问的一句话。创作者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自我感觉良好,误以为某个桥段一定很好笑。不幸的是,台下观众很可能在想:难道只有我觉得不好笑吗?我发现,解答“观众在笑什么”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回应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年轻人为什么爱看脱口秀?
首要的原因就是好笑。观众是来听乐子的,而不是来接受陌生人的“教育”。作为一名大学脱口秀社团的团长,我的观众大多数是年轻人,有些是忙碌了一周的“打工人”,有的是刚赶完作业的大学生。我的任务,是给他们创造一个足够安全的情感释放空间,在这个场域里通过笑声化解日常压力和焦虑,哪怕只是提供一个逃避现实烦扰的临时“桃花源”。
在好笑的基础上,脱口秀也让观众潜藏的表达欲得以寄托和安放。现代社会缺少可以随意释放表达欲的地方,但表达的本能驱使人们在网络空间和其他公开场合寻找表达工具。比如,不少人看过热点新闻后,会专门点进评论区,翻到清晰说出自己心声的评论,点个赞后满意离开。某种意义上,脱口秀也是在扮演这样一个表达工具的角色。
很多时候,观众可能只是注意到了某个社会现象,或是内心有些未成形的感受或见解。而当脱口秀演员公开将这些问题讲出来,并通过艺术创作进行解构时,就会产生“嘴替”的效果。我注意到,对观众而言,如果演员表达的内容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即使他的技巧不够纯熟、内容没那么幽默,观众也会表现出较高的包容度,并赞扬他的文本结构、内容深度等。
目前,脱口秀行业正处于“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即线上脱口秀节目为超级市场,线下商演、专场、知名开放麦多点发展。如今,周末约三五好友去听专场、开放麦等,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鲜明的社交属性和情绪价值,是这种文化消费吸引无数年轻人的重要原因。
相较于社会上由俱乐部主导的演出,大学校园的脱口秀则呈现出一些不一样的特点。校园脱口秀的主要观众和演员都是学生群体,其最有意思的特点,就是观众与演员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上学期,我们学校社团举办的一场脱口秀中,有一环节就是观众代表吐槽演员表演。学生演员初出茅庐,难免在表达技巧上有些青涩。这个吐槽环节,往往能制造出远大于不成熟文稿的笑料。
校园开放麦的这种魅力,折射出脱口秀演出的另一个核心吸引力——人们对真实性的渴望。这样的“真实”绝不是节目中包装出的人设,而是脱口秀演员对自身阴暗面、脆弱性的展示和剖析。那些此前未被公开言说的人性复杂面,那些演员的不够完美之处,经由脱口秀演员的自嘲,以及同观众的互动呈现出来,也会因真实性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笑一下,比什么都管用。”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脱口秀独具特色的幽默感,既有利于年轻人在开怀大笑中释放压力和焦虑,也能以“我口说我心”的方式剖析日常琐事和社会现象,引发年轻人的互动、反思和共鸣,这正是年轻人爱看脱口秀的原因。
黄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