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7日,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传统文化宣讲师培训与考核标准》发布暨专家访谈会,在北京举行。
在发布会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表示,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国家及市场提供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培训与知识体系、传播方法,规范了队伍建设,提升了专业素养。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徐玉华介绍,该标准通过政策理解力、专业胜任力、实践传播力、创新转化力四维坐标,量化宣讲师的文化素养,让“优秀传播者”不再是一个模糊标签;打破传统理论灌输,构建“政策认知-文化理解-技能应用-创新转化”的进阶式成长路径;而且专为少儿宣讲师设计的进阶式认证体系,让文化自信在趣味盎然的体验中生根发芽。
徐玉华表示,该标准打破“终身制”,要求宣讲师持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确保其认知与时代同步,始终站在文化传播前沿。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围绕“祛魅与传承:自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学与行”的对谈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表示,团体标准的发布将在行业内建立一个内在的高标准,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切实提升从业者素质,从源头保障高质量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