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文化中国

文化要闻 >> 正文

“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结硕果

发稿时间:2025-11-04 13:1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伴随着音乐,身着传统飞天服饰的舞蹈演员翩翩起舞,仿佛是从石窟中走出。台下观众被眼前的舞美惊叹,响起阵阵掌声。这是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 青年人才项目系列成果展演现场。

  11月2日,15名优秀学员带着历经数月精心创作的成果片段轮番在舞台上展示,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 青年人才项目自2023年建设以来,以精品创作项目和青年人才项目为牵引,构建了高层次专家智库、人才库、作品库、创研基地、合作渠道、宣推渠道六位一体的全链条工作体系,推出了话剧《悲惨世界》、舞台剧《一日三秋》、话剧《老舍五则》(2024版)等多部优秀作品,验证了其“以项目育人才、以人才促创作”的良性机制。

  11月2日,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 青年人才项目系列成果展演主单元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举办。受访者供图

  今年,该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坚持“高品质、高品格、高品味”定位,为青年学员提供创作资金支持、组建高规格创作班底、对接导师团队助力创作,开展跨门类艺术家观摩研讨和交流采风,15名优秀学员在文艺名家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将数月精心雕琢的成果片段首次带上专业的舞台。

  本次孵化的作品题材多样、风格鲜明,集中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解读以及对个体价值的深层思考,其锐气与潜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关注。

  这些作品中既有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又有传统文化的诗意表达,也有国际视野下当代本土剧场的实验性探索。一系列作品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在舞台上的美学应用,例如《伎乐·数境》敦煌数字舞蹈,用数字形象与真实舞蹈本体的有机统一隐喻着敦煌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生命力。话剧《外套》,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强烈的身体表达与空间实验性,重新激活经典文本的当代表达,探索当代剧场在跨媒介融合中的可能性。

  本次活动不仅是青年艺术人才的阶段性成果汇报,更成为北京文艺创作新力量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展演结束后,部分孵化学员作品将启程大凉山戏剧节,在孵化平台展演板块亮相。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将继续完善机制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开拓更多更成熟的渠道,让精品创作项目实现从“高原”到“高峰”,让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项目落地见效,为青年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顺畅的成长通道。

责任编辑:陈星宇